特殊时期
居家学习、工作该怎样保护好眼睛?老年群体如何预防眼部疾病?眼科医生科普解答呵护心灵之窗↓↓↓近视防控从娃娃抓起特殊时期因学生们暂时无法回到学校上课儿童、青少年居家学习、上网课导致近视率有明显增长如何在儿童、青少年时期
做好近视防控?
眼科医生提醒要做到爱眼护眼“”注重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1”是指每半年1次验光与眼部检查及时检查可以早期发现眼部问题同时建立包含视力、验光、眼轴眼底等的屈光发育档案以监测近视发生、发展趋势进而早干预、早控制
“2”是指每天自然光下户外活动2小时同时视屏时间控制在每次20分钟以内(根据年龄酌情调整)从小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保证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每天视屏累计时长不宜超过1小时年龄越小,视屏时间宜越短学龄前儿童最好控制在每次20分钟以内
“3”是指读写姿势注意3个“一”
胸与桌子间隔一拳眼睛与书本距离一尺握笔手指要与笔尖距离一寸近距离用眼要注意三个“20”
近距离读写20分钟
要看20英尺(6米)以上
远距离目标至少20秒家长要做到几个“不”
不焦虑、不回避孩子近视发生状况
不拒绝孩子佩戴眼镜
不听信各种广告
不盲目采用非科学的治疗手段
不做“手机控”“电视控”等不良示范
如何延缓近视发展?对于已经发生近视的儿童、青少年
除了牢记上述要点之外
还可以根据
近视度数、眼轴等数据的变化
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
目前使用OK镜(角膜塑形镜)和低浓度(0.01%)阿托品滴眼液是有效延缓近视发展的方法可以单独或联合使用
OK镜需要每日摘戴但可能轻微增加角膜损伤和感染的风险因此需要定期检查优势在于,近视者在日间不需要佩戴框架眼镜就能获得正常视力日常学习、运动会更方便近视者每晚使用
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
也能延缓近视发展,且较为安全
但日间仍需佩戴眼镜
少数人可能在用药后
出现视近不清等症状老年人眼健康不容忽视老年人是眼部疾病的好发人群
白内障、青光眼、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眼部疾病
都有可能威胁老年人的视功能
及时检查能及早发现问题
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快捷、安全的白内障手术
技术成熟
可以将自身老化、混浊的晶体摘除
并植入人工晶体,进而改善视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
已有多种人工晶体
能够在治疗白内障的同时
解决老年患者的“眼花”问题通过眼底检查可以观察到
眼底的视神经、视网膜血管等结构
及时发现眼部疾病
比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一旦发展到终末期,视力预后极差
近年来,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
可以对眼底照片
进行快速而准确的分析
准确率达80~90%不仅节省了人力
还对我国14亿人口的眼部健康
起到更加深远的作用合理用眼,适当运动
这些护眼小知识要记好
本文来自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