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日,发表在JCIInsight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表现出大量视网膜病变,包括标志性的淀粉样蛋白沉积。通过视网膜扫描对阿尔茨海默症进行检测,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阿尔茨海默病(AD),又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该病表现为大脑认知功能减退,包括在发病初期症记忆力下降,情绪异常,并逐渐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不仅病人痛苦不堪,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阿尔茨海默症至今仍然无法预防,治疗及治愈。随着人类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数增加,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也越来越多。仅在美国,就有超过万的人口罹患阿尔茨海默症。许多患者在被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症时,疾病往往已经发展到中晚期。一些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在出现明显症状的十几年前大脑可能就已经发生病理改变。因此,进行早期诊断和干预对于延缓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发展,减轻家庭、社会医疗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发表在JCIInsight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表现出大量视网膜病变,包括标志性的淀粉样蛋白沉积。通过视网膜扫描对阿尔茨海默症进行检测,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这项研究是阿尔茨海默症研究中的重大突破之一,有望开发出一种低成本、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法,促进高危人群的早期诊断和更有效的干预措施实施。
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美国希德斯-西奈医疗中心(Cedars-Sinai)的神经外科医生MayaKoronyo-Hamaoui博士表示,这项研究结果表明,视网膜可能是诊断阿尔茨海默症的一个可靠依据。分析视网膜的主要优势之一是可重复性,这使得我们能够检测潜在的患者以及跟进疾病进展。
10年前,官方诊断阿尔茨海默症的唯一方法就是死后分析他们的大脑。近年来,医生们已经可以使用PET来扫描患者的大脑,来确定疾病的标记。然而,PET检查价格昂贵且有侵入性,因为病人需要注射放射性示踪剂。
美国希德斯-西奈医疗中心神经外科系主任KeithL.Black博士也是这项研究的主要负责人,他表示,这项研究为早期诊断发现阿尔茨海默症提供了希望。我们希望,视网膜扫描技术能够作为一种筛查手段,尽早发现这种疾病,以便通过药物和改变生活方式来干预改变病程。
来源:生物探索
本文为广东医谷转载文章,转载请标明来源和作者。
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谢谢。
广东医谷南沙园区招商火热进行中!
招商-
想要参与开放日项目路演的团队可发送您的项目bp至邮箱:bp
gdmv.cn广东医谷-专业医疗产业投资孵化平台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