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之所以能发出迷人的香气,根本原因在于其中富含大量的各种芳香有机物,这也是沉香与未结香的正常生长的沉香树木材之间的根本区别。
国内有众多学者一直致力于研究沉香中的特定的芳香有机物的组成,为此先后发表过多篇论文,为沉香的研究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在当代有机化学以及分析化学知识的指导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核磁共振等技术和设备,当代,对沉香中有机物组成成分的分析方面,已经有了全新的认识和了解。其中,倍半萜类、简单芳香族及2-(2-苯乙基)色酮类有机物为主要成分(特别是对于人工育香的沉香)。再进一步描绘这些统称之下的详细的有机物名称就比较复杂和难懂了,这里试着列举一些,以作为代表:沉香螺旋醇,B-沉香呋喃、白木香醇、去氢白木香醇、白木香醛、羟基何帕酮、苄基丙酮,色酮类就更多,已知的已被报道分离出的色酮类有机物多达45种以上,这里就不一一详细列出了。
需要特别提出,请香友注意的有以下几个注意点:
1、所说的“沉香中含有大量特定的芳香有机物”是一个简略描述,只是一个为了让普通香友能快速理解的说法。
这么说是为了让初学者能快速分辨沉香和沉香树白木之间的区别,而这也许会造成某些有机化学知识深厚的人的误解,特此说明。
2、“芳香有机物”并不是沉香中所含全部有机物的总称,沉香中还含有很多并不具备芳香性的有机物。
3、并不是沉香中所含的所有芳香有机物都是沉香所独有的,而是这种组成方式是沉香所独有的。割裂看,也许这个有机物在其他香料或木材中也有,所以我用了一个“特定的作为前缀,以便区分。这个“特定的”含义,不是指这些有机物是沉香独有的,而是指这样的组合成分、方式和比例是沉香所独有的。哪怕是像2-(2-苯乙基)色酮类成分已经被公认是沉香属植物的特征性标志,也不是沉香所独有的。
4、沉香树中并非只有沉香才含有芳香物质,其实在沉香的白木部分和叶、花中都含有其他的一些具备芳香性的有机物。
下面是一些单体化学成分的药理介绍:
一、槲皮素:(易溶于无水乙醇,难溶于水。)
1、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抗神经功能障碍、保护神经元、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抗炎作用。
2、对内脏系统有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心肌细胞、降血脂、降压、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抗血栓形成、保护肝脏、抗炎作用。
3、降血糖。
4、抗病原微生物(抗病毒)。
5、抗肿瘤。
6、增强免疫功能。
7、对眼睛: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能有防治作用,对视网膜色素有保护作用。
二、芒果苷:(可溶于水。)
1、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保护、镇痛、解热、抗炎作用。
2、对内脏系统有降血脂、保护肝脏、促进胆汁排放、利胆作用。
3、降糖。
4、抗病原微生物(抗细菌、抗病毒)。
5、抗肿瘤。
6、抗应激、抗氧化、抗肥胖效应、止咳、祛痰、平喘等药理作用。
三、木犀草素:(可溶于热水、热甲醇,微溶于水。)
1、抗炎。
2、对心血管系统有降血压、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肌细胞作用。
3、解痉作用。
4、抗病原微生物。
5、抗肿瘤。
6、有一定免疫力恢复作用。
7、对慢性支气管炎症状有效缓解,止咳祛痰。
四、熊果酸:(溶于甲醇、乙醇、丁酮等,不溶于水)
1、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安定与降温作用,协同镇静作用。
2、对内脏系统有阻止严重高血压病情的进展,利尿、保护心脏、抗高血脂、降糖、保护肝脏作用。
3、抗菌。
4、抗炎。
5、抗肿瘤。
五、丹参酮
A:(微溶于水)
1、保护神经细胞。
2、对心血管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缩小心肌梗死面积、降低心肌耗氧量、保护心肌、抗心律失常、抑制高血压左室肥厚、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作用。
3、保护肝脏。
4、保护出血性休克再灌注肾损伤。
5、抗肿瘤。
六、常春藤皂苷元:(一般可溶于水)
1、抗肿瘤。
七、沉香醇:(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挥发油中,无色液体,具香气。)
1、抗炎。
2、抗氧化。
3、抗菌杀虫。
4、镇静作用。
5、沉香醇可以影响吗啡耐受性和依赖性,对钙离子流有抑制作用,从而产生止痉疗效。
6、影响血管平滑肌舒张血管,从而降低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