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改建了解放路、后街。70年代改建了中山路、中华路、招待所至后街地段,均铺水泥路面。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城区变化更是日新月异,新建了桐山大桥、中山北路等,街道总长度为建国前的6倍,这一时期还建有福鼎饭店、中心市场、福鼎啤酒厂、技术开发公司等高大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为材料。
福鼎中心市场傅克忠摄年福鼎县城一角夏念长摄年城关防洪堤建设前景色
年福鼎饭店夏念长摄山前啤酒厂旧址
90年代开辟公交线路,福鼎商城、广电大厦、京生大楼、邮电综合大楼拔地而起,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流美大桥年傅克忠摄
百货大楼
防洪堤动工场景
90年代老山前
90年代福鼎老钟楼
迈入21世纪,桐山溪沿岸建设了新桐山大桥、潮音大桥、岗尾大桥等桥梁;天湖路、江滨南大道、百胜大道、资国大道、江滨西路、龙山北路、职成路、火车站站前大道等一干城区主要干道先后建成通车;老城区也拓宽改造了龙山中路、古城南路,打通中山中路北段和南段等旧城区道路,形成纵横交错的交通路网。张晋摄张晋摄刘超超摄70年来,福鼎逐步注重城市生态绿化建设,年度建成区城市园林绿地面积为.58公顷,今年1月,福鼎市被省绿化委员会、省林业局授予“福建省森林城市(县城)”荣誉称号。“推门见绿、推窗见景”成为福鼎人生活的写照。张晋摄刘超超摄近年来,随着福鼎“东扩、南移、面海”城市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东扩主干线、滨海大道等道路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目前,福鼎城市面积已达20平方公里,远期规划将达到40平方公里,周边乡镇如点头、白琳、前岐等未来将作为卫星城。张晋摄张晋摄张晋摄回首这70年,福鼎城区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转变,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城市环境更加宜居,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一个充满蓬勃生机、活力四射、宜居宜业的福鼎正向我们走来。
“幸福福鼎”编辑部综合整理
文:福鼎市住建局小渔
老照片由福鼎市档案馆提供
图:傅克忠夏念长张晋刘超超吴贤宾 文章已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