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仅为信息分享,不可作为医疗建议,文章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
今天继续连载著名民间低碳专家老河马的答网友问。
老河马原名刘佳新,曾有28年的糖尿病,并多次出现多种严重并发症,包括动脉硬化、两次心梗支架、糖尿病足、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
当时,老河马的病情十分危重,胰岛素打单位无效,医院都拒绝收治。
后来,他通过生酮低碳水饮食逆转了病情,不再需要任何药物,减肥50斤,颈动脉斑块显著缩小。
老河马毕业于东南大学(中国实力最强的理工科大学之一),是某电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总工程师。在逆转自己的病情后,他用特有的「理工男精神」剖析肥胖、糖尿病、慢性疾病的发病与防治,发现主流医学对这些问题的认知完全搞错了。
(当然,河马叔的观点不一定全对,但至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老医院后勤副院长,通过网络社群帮助数千名网友改善和逆转2型糖尿病。
老河马问答录
(声明:提问者不是小帅)
.8.17
问:河马哥下午好,医院的营养科主任谈了一会儿,她跟我反映一个她的苦恼,历来营养学都认为应该营养均衡,可是,近年来流行的几种能解决代谢病的饮食模式,不管是低脂纯素饮食也好,低碳生酮饮食也罢,都是营养摄入偏颇的极端饮食模式,与营养均衡根本不搭界,这事该如何理解?
答:你今天问的,又是一个好问题。
之前我们已经有共识了,代谢病就是营养过剩所引起的疾病。但是我们又不能在食物来源已经极大丰富的条件下,采取简单粗暴的,靠饿来解决营养过剩的办法----代谢病好了,给饿出一群精神出问题的人,要解决这个问题,目前大概只有一种方法,就是借助信仰的力量,据我所知,全世界各种宗教,都有戒斋辟谷的仪式,本质就是不吃东西,来表达对神的臣服。。靠宗教仪式禁食,大概不会饿出精神失常来。还有就是对健康的追求达到极致的人,会主动采取禁食辟谷,来解决营养过剩。这种类似宗教的信念,也会让他们不会精神出问题。
对于我们那些没有坚定信念的普通人,要实现每餐少吃点,别发福长胖,是困难的,或者讲是做不到的。
那咋办呢?那就要吃某些种特别偏颇的饮食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比方低脂高碳水的纯素饮食,或高脂低碳水的生酮饮食。为什么这样的饮食能解决问题?那是因为这样的饮食尽管营养不少,但极不均衡,会严重影响激素的正常分泌,引起营养的吸收障碍,或者,换句话说,就是降低营养的吸收率,这下知道了,为何偏颇的饮食能减肥了吧。营养从来不是%被吸收的,能吸收多少,要靠体内的激素水平来调节。而偏颇的饮食,正是调节激素水平的手段。
问:好吧,偏颇饮食的作用我明白了,主要是可以用来调控激素水平。那如何评价均衡饮食均衡营养?
答:呵呵,我下面可就没好话了,你不怕我得罪你们营养科主任吗?
我认为,正是均衡营养导致了营养过剩代谢病高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均衡营养恰恰是营养物质吸收率最高到模式,吃掉的所有食物,都被身体吸收,助长了营养过剩。
本来在饥荒年代,讲究均衡营养,会最大限度的不浪费食物,是属于公共营养的范畴,能尽量的喂饱大家的肚子,不出现营养不良,不死人才是目的。
而当今这个年代,营养过剩才是主要矛盾,引发了大量的代谢病问题,总不能闭着眼睛瞎说糖尿病人依旧是营养不良吧?或者创造性的瞎说营养不良热量过剩吧?那我问你你们所说的没营养的空热量是什么?是晒太阳晒多了,吸收太阳能太多了吗?可笑之至。含有能量的三大营养物质,哪种能把能量单独剥离出来?葡萄糖不是营养吗?生化学白学了。
所以,在现在,公共营养师可以靠边站了,他们的均衡营养论已经闯祸了,把人们给弄成营养过剩了。现在临床营养师该上场了,由他们来治疗解决因营养过剩而出现的新问题。。当然,在这过程中,内分泌医生的协助也很重要,因为你们才懂饮食和内分泌的关系。
问:晕,我们内分泌医生咋成配角了?营养科的,哪懂糖尿病?
答:还别不服气,你们临床医生,没学过营养,哪懂营养?他们营养医生目前不行,是因为医学院里只教给他们公共营养,只教给他们如何喂饱患者肚子。如何减营养治病的临床营养还不会。。只要补上这一课,就比你们强,信不?
今天有点晚了,就到这里吧,!
小帅说
如果一定要出台膳食指南,那么应该基于科学,而非偏见。
更不应该基于食药资本的利益。
美国膳食指南,令人失望。
各国的膳食指南,基本都是美国膳食指南的山寨版。并且还加上了好听的名字,比如「均衡饮食」、「审慎饮食」。
实际上,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民众有选择饮食模式的权利,美国非要管管大家吃什么,这用经济学家哈耶克的话来说,本就是一种「致命的自负」。
对美国的这种自负,中国民众如果轻易信以为真,那可真是太可悲了。
声明:本文内容仅为信息分享,不可作为医疗建议,文章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
刘佳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