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本刊记者陈文英
6月29日上午,“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湘钢”)顾问、大国工匠艾爱国荣获“七一勋章”,成为湖南省唯一、也是全国钢铁行业唯一的“七一勋章”获得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艾爱国颁授勋章,并勉励他:大国工匠,国家就需要你这样的人!
总书记赞许的这位大国工匠,是工匠精神的杰出代表,秉持“做事情要做到极致、做工人要做到最好”的信念,在焊工岗位奉献50多年,集丰厚的理论素养和操作技能于一身,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勇于自主创新,多次参与我国重大项目焊接技术攻关,攻克了数百项技术难关,成为一身绝技的焊接行业领军人。
当工人就要当一个好工人年,19岁的知青艾爱国被招工到华菱湘钢,成为攸县大山里第一个也是当时唯一一个进城、进厂的人。临行前,父亲嘱咐他:“当工人就一定要当个好工人,既要钻研技术,在思想政治上也要追求进步,争取早日入党。”父亲的这句话深深地烙在了艾爱国的心里,从此,他不仅将这句话作为人生目标,也将其作为人生信条。
进厂后,艾爱国被分配到安装管道的部门当配管工人,当时正值“三线建设”时期,湘钢还没有自己的焊工,厂里焊接活全部由“北京二建”的技术人员支援完成。在当时,焊接是非常令人羡慕的技术工种,并不是谁想学就能学的。这让艾爱国充满了向往,“削尖了脑袋都想学焊工”,抱着这样的心态,他主动去给北京来的师傅马友芬扛氧气瓶、挑水,年轻的艾爱国能将四桶水同时装满,从一两公里外的地方挑回来。马友芬,是一名气焊高压锅炉焊工,是五级焊工。
这样过了一个月左右,师傅终于被艾爱国的执着和决心感动了,开始教艾爱国焊接技术。别人下班就回去了,而艾爱国每天下班后都去跟师傅练习焊接技术,尽管付出很多,但艾爱国乐在其中,从未觉得辛苦。不到一年,艾爱国就能独自作业。
正是这段经历,让艾爱国与焊接结下不解之缘。“北京二建”的支援人员离开湘钢前决定为湘钢培训6名焊工,艾爱国成为其中之一,正式成为一名焊工。
刚当上学徒的艾爱国,在笔记本的第一页写下“气焊工1-8级的考核标准”,这是艾爱国当时给自己定下的宏伟目标,但并没有过多久,艾爱国就把它实现了。
-年的六年时间里,艾爱国和师傅马友芬吃住在一起,日学夜练。当时,焊接技术相关书籍奇缺,艾爱国就将焊条说明书都收藏起来研究。他还千方百计到处借书,通过刻苦努力系统自学了《焊接工艺学》《焊接技术》等几十本专业书籍。
年,艾爱国取得气焊锅炉合格焊工证。但他觉得,仅仅学好气焊还远远不够,又开始自学电焊。没有面罩,艾爱国就拿一块黑玻璃替代面罩观看电焊师傅操作,琢磨他们的工艺要领,手和脸经常被弧光烤灼脱皮。等电焊师傅下班后,艾爱国就借他们的焊把、焊罩,继续坚持练习。没有焊接材料,他就把宿舍里用来取暖的煤炉烟道卸下来,用来练习。经过几年的努力,艾爱国熟练地掌握了电焊技术。年,他以8项考核全部优异的成绩考取电焊合格证,成为当时湘潭市唯一拥有气焊、电焊两证的锅炉焊工。
至此,成为一名合格工人的艾爱国,终于实现了对父亲的承诺——当工人就一定要当个好工人,也从更深层次理解了师傅当初对他的要求——当工人很简单,就是做人、学技术、做好事情。
好“焊”是怎样炼成的?上世纪80年代,在全国钢铁行业,高炉风口烧损特别严重,严重制约了钢铁产能。年2月,原冶金部决定组织“贯流式”新型高炉风口研制,湘钢承接了这项填补国内空白的试制任务。当时艾爱国还是一名普通的青年焊工,在行业内还没有多少知名度,但他还是主动要求参加项目攻关。
在所有材料的焊接中,紫铜焊接难度最高,因为大构件焊接温度不容易掌握。为此,如何将风口的锻造紫铜与铸造紫铜牢固地焊接在一起,成为该项目的最大难点,也是项目组的技术人员最头疼的地方。因此,当时的冶金部打算只让湘钢负责本体和端头的制作,而把最棘手的焊接任务交给有这方面经验的大型钢厂去完成。
听到这个消息后,艾爱国心里“不服气”,人家能干我们为什么不能干?于是,在国内尚无先例的情况下,他大胆地提出了“手工氩弧焊接法”的设想,并撰写了一套焊接工艺,把交流氩弧焊机改造成直流焊机,焊枪加以变化,使之能够承受高温。厂里同意了他的意见,并成立由11名技术人员组成的风口焊接攻关组,由艾爱国担任主焊手。
当时恰逢湘钢建设时期,艾爱国每天在完成本职工作后,就到试验场地进行技术攻关,工作十分繁忙紧凑。焊接大型铜件要预热,需加热到多℃,因此焊工要用石棉绳缠包焊枪,用石棉板挡住身子。一场焊接一两个小时下来,艾爱国都像刚从水里被捞出来的一样,浑身湿透了。白天,艾爱国在高温环境下进行焊接工作,晚上,他又带着试验中出现的问题到书本里查找答案,就这样他熬了很久。
有一天下大雪,攻关组准备正式焊接风口,从早上八点钟开始,艾爱国就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一直焊接了6个多小时,连毛衣毛裤都湿透了,而尽管这样,二十多条焊缝还是没有一条合格。“小艾,这碗饭看样子我们是吃不成了,还是让别人去搞吧。”公关组的同事开始打退堂鼓。
同事的话,让艾爱国心里很难受,那天正好是单位聚餐,他没有去,直接回家睡觉。半夜,艾爱国又爬起来,连夜给课题攻关组负责人写了一份报告,谈了失败的原因,要求再给一次试验机会。在接下来的研制工作中,艾爱国越挫越勇,屡败屡试。
年3月23日,这一天让艾爱国刻骨铭心。这天,他采用“手工氩弧焊接”方法,成功焊好了“高炉贯流式”新型风口的紫铜容器,实现操作技术重大突破,项目焊接成功。艾爱国作为项目组中唯一的普工,在这次攻关中发挥了突出作用,这项技术后来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一战成名后,艾爱国逐渐挑起了厂里焊接工作的大梁。很多企业遇到技术难题都慕名前来请教。年,他支援首钢三万立方制氧机安装,其铝镁合金氩弧焊工艺获得当时的西德专家称赞。年,他支援湘乡啤酒厂仰位补焊意大利进口糖化铜锅,让该厂生产步入正轨。
几十年来,艾爱国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掌握的技术和知识奉献给国家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为我国冶金、矿山、机械、电力等行业攻克多项焊接技术难题,改进焊接工艺多项,申报国家专利6项,创造直接经济效益多万元;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职工自学成才奖、中华技能大奖,湖南省技术能手、湖南省十佳杰出职工和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年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工人。其焊接研究成果直接应用到多项“大国工程”项目中,包括世界单套装置规模最大煤化工项目——神华宁煤每年万吨煤炭间接液化项目、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央视新台址、亚洲最大深水油气平台——南海荔湾3-1综合处理平台、中国华能如东海上风电项目等。
“我的制胜法宝是不瞎干,先从理论上搞清门道,做好焊前准备;再就是靠日积月累的经验。”艾爱国喜欢做笔记,喜欢总结,总是能从泛黄的笔记本里找到创新的灵感。
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年,艾爱国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作为一名党员,艾爱国在工作上热爱学习、创新争先,在生活中,他却十分艰苦朴素。
在湘钢,几十年来,艾爱国总是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有人问他,现在生活水平好转了,为啥不买辆汽车?他摇摇头,回答:“骑自行车挺好,省事。”
不讲究吃穿,不搞攀比,这就是艾爱国的生活理念。外出办事,能走路他就不坐公共汽车,能坐公共汽车就不坐出租车。
有人问他:“你不知疲倦地工作,生活方式却如此简单,依照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标准呀?”
他回答:“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呗!”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艾爱国不仅是创新争先、勇攀高峰的代表,同时也是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代表。几十年来,艾爱国倾心传艺,在全国培养了多名焊接技术人才。华菱湘钢技师、高级技师,高级工以上级别的焊工,80%都跟艾爱国学过艺,学生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大杰出工人”等称号。艾爱国还无偿地向多名下岗工人和农村青年传授焊接技术,其中有多名工人考入南方电力机车集团、湖南三一重工集团等企业。对此,艾爱国说:“做好传、帮、带,实现高技能人才的传承,是我的责任。”
艾爱国总是毫无保留地将所有技艺传授给徒弟。有人问他,这样倾囊传授,就不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吗?“一个艾爱国技术再好、力量再大,也改变不了我国焊接技术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的现状。多几个艾爱国,对国家、对企业和个人,不都是大好事吗?”艾爱国总是这样“反驳”那些劝他的人。
年钢铁行业步入寒冬,湘钢也面临巨大困难,65岁的艾爱国也到了退休的最后年限,但公司决定返聘他,开出的返聘工资每月只有三千元,艾爱国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说,“我退休了还要当一个好工人,继续为企业创造效益。”
如今,艾爱国已经71岁了,但他仍然老骥伏枥、初心不改,依旧工作在湘钢生产科研第一线。
对于获得“七一勋章”,艾爱国说:“今天,获得‘七一勋章’是我最大的光荣,也是千千万万工人党员的光荣。”
艾爱国,人如其名。他用一生昭示“爱国”这个名字,也用一生践行一名工匠党员的初心。
向大国工匠致敬!
联系我们
联系人:马老师
-
15177328
E-mail:kjcxpp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