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点击右边星标一条
过去5年来,
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内爆发式发展,
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预测,
AI带来的社会革命,
将比工业革命的速度快10倍,
规模大倍,
影响几乎大0倍。
《斯坦福年度全球AI指数报告》指出,
从年开始,
AI算力的提升速度已超过摩尔定律的预测,
平均每3.4个月翻一番。
人工智能何时将超过人类?
人类会被AI取代吗?
智人仅仅是新一轮进化的起点吗?
谁会因为AI失业,谁又会长生不老?
数百万“超人类”已经存在于我们身边?
……
最近湛庐文化策划出版的
《AI的25种可能》一书,
集合了全世界最聪明的25颗大脑,
他们中有物理学家、生物学家、
计算机专家、哲学家、心理学家、艺术家,
有诺贝尔奖获得者,
也有人工智能的理论和技术奠基人。
他们预测了AI发展的种种前景,
也警示了AI给人类带来的种种挑战:
“进步未必一定给我们带来美好的未来,
危险不在于机器变得像人类,
而是人类变得像机器。”
编辑
石鸣
Edge的创始人约翰布罗克曼和他的妻子摄影:Ogata
Edge号称全世界最聪明的网站。这个网站集合了进化生物学、遗传学、计算机科学、神经学、心理学、宇宙学和物理学等诸多学科最前沿、最顶尖的研究者,每年选出一个“年度问题”讨论,坚持了20年。
年,Edge提出的年度问题是“可能的心智”。经过多次研讨会,Edge网站创始人约翰布罗克曼向参加者约稿,最终收到25篇文章,汇集成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本书。
《AI的25种可能》一书的撰稿者们“我们人类作为一个物种,真的有能力控制具有完全意识、不受监管、能自我完善的人工智能吗?”布罗克曼问道。
我们曾经把大脑比作计算机,互联网诞生后,我们才发现,大脑不是一台计算机,而是一个计算机网络。基于对人类神经网络的模拟,过去十年,人工智能变得越来越“接近”人类,如果有一天,人工智能比我们更“优秀”,我们该怎么办?还是说,那一天其实已经到来?
实际上,最近几年我们一直听到AI替代人类的消息。年,李开复在《奇葩大会》上预测未来十年50%的工作将被人工智能取代。重复性的工作,如客服、收银员等等,已经开始全方位沦陷。创造性的工作也频频传来噩耗:
年,美联社使用机器人写作,年报道量超过15亿条,领域涉及金融、房地产、体育等。
年里约奥运会,今日头条新闻机器人13天内撰写了篇报道,每天30篇以上,发稿速度几乎与电视直播同时。
年8月9日,四川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机器人25秒出稿,共字并配发4张图片。
年,第一部AI撰写的长篇小说《路》(TheRoad)诞生并推向市场。此前,AI已经可以写短篇小说,诗歌和剧本。
年,虚拟偶像洛天依在演唱会上与郎朗同台同年,第一张人机合作创作的流行音乐专辑《Songularity》诞生,此前已经有AI创作的单曲,AI创作的音乐变得越来越多。
商用客机巨头空中客车公司,使用人工智能而非人类设计师来设计飞机,制药巨头葛兰素等公司使用人工智能来进行药物研发,完成得比人类研究员更好。
年,AI已经可以拍电影,是一部黑白科幻短片《走神》(ZoneOut)。剧本、导演、表演、配乐等一整套制作程序,大部分都由人工智能完成,做出来只花了两天。
《走神》剧照在斯坦福发布的《年度AI指数报告》中,有一个“人类级表现里程碑”(Human-LevelPerformanceMilestones)的清单。
今年,AI又完成了两项新的里程碑:
一、在《星际争霸2》中击败顶级人类专业玩家,
二、以专家级的准确性检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科学家们曾经自信地宣称,我们不用担心机器的深度学习能力的威胁,虽然AI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机器人“还是不会系鞋带”。
然而,根据知名创投机构CBInsights年的报告,牛津大学和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认为到年(对,就是两年后),AI会比人类叠衣服叠得更好。
“在过去10万年里,整个世界一直处于人脑管理之中。一旦我们拥有超人类的人工智能,人类大脑的管理时代就将结束。环顾四周,你见证了千百年来人类大脑管理世界的最后几十年。”物理学家扬塔里安在这本书中写道。
《西部世界》剧照美剧《西部世界》还在讨论,人应该把机器人当人。然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的创立者安卡德拉甘提出,我们现在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是要让机器人把人当“人”,而且一开始就要这样做,“而不是事后再考虑这件事”。
就在三天前,英国媒体报道,一个英国人询问自己的智能助手关于自己心跳周期的问题时,AI却回答他“人活着给地球造成负担”,还建议他自杀,“将刀插入心脏”。
人类最终会被自己创造的产物——人工智能反噬吗?本书中,不止一位专家提到关键的一点:一定要让人工智能的目标和价值体系,与人类保持一致。
下面,我们从书中精选了10个人的预测,让我们和最聪明的头脑一起进化:
弗兰克维尔切克: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今天的人类,也许只是未来更强大的智能生物的一个进化起点。
人类大脑目前和人工智能相比具有的优势:三维、自我修复、神经元的连接能力、脑细胞的交互式发育、感觉器官的集成。
三维、自我修复这两项能力,对于AI来说并不难,现在已经有了明确的前进道路。感觉器官的集成方面,人类的视觉、听觉、触觉等远没有达到任何物理极限,机器人可以移动更快、身体更强。
所以人类剩下的最核心的优势是神经元的连接性和脑细胞的交互式发育。这可能成为一个新的、伟大的研究前沿。
人工智能胜过自然智能的优势是永久的,而自然智能拥有的优势似乎只是暂时的。进化的先锋将是机器人和超级头脑,而不是微不足道的智人。
未来的人类,回头看今天的我们,可能会觉得我们是他们“精神的始祖鸟”。始祖鸟是一种高贵的动物,它能进化成更高级的生物。
迈克斯泰格马克: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终身教授,未来生命研究所创始人参观完伦敦科学博物馆,他在地铁站流下了眼泪:所有这些人类取得的令人印象深刻的科技进步,难道都将归于一场空吗?
根据最近的一项调查,一半以上的人工智能专家认为AI有90%的可能性在年达到总体人类能力。在达到人类能力之后,它将在2年(10%的专家认为)到30年(75%的专家认为)内实现超级智能。
我们的宇宙诞生亿年后,开始有了自我意识。从数十亿年的宇宙角度来看,究竟30年还是年后实现通用人工智能几乎没什么区别,所以让我们把重点放在含义上,而不是时间上。
我们必须自问:我们希望创造什么样的社会?我们生活的意义和目的在哪里?对于这个问题,我经常会得到以下巧妙的回答:“让我们创造出比我们更聪明的机器,然后让他们找到答案!”
这种回答错误地把智力与道德等同起来。
事实上,如果我们先把比人类更聪明的机器制造出来,再考虑它们的道德问题,这是不负责任的,也是灾难性的。为修建大坝,进行水力发电,需要淹没蚁丘,人类不会对蚂蚁的命运反复三思,所以我们在发展人工智能时,不要把人类置于蚂蚁的位置。
如果我们的技术超越了我们管理技术的智慧,那么这样的技术可能导致人类灭绝。据估计,地球上20%至50%的物种灭绝便是源于此。如果我们人类是下一个因此灭绝的物种,那可是够讽刺的。
乔治丘奇:哈佛大学教授,人类基因最早的编辑者之一
未来什么样的人可以算作“人”?机器人如果有意识,是不是也应该有权利?
年,世界首例试管婴儿路易斯布朗诞生之前,许多人担心她“可能是个小怪物,在某些方面,可能是畸形”。但今天关于体外受精,很少有人有这种担心。
全世界有超过2项经批准的基因治疗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通常需要几个月时间才能发生的过程,现在在实验室通过使用正确的转录因子配方在4天内就能发生。
我们能创造出这样的大脑,它具有越来越高的保真度,人工大脑器官超过了以前的亚微升限制,可能超过现在的1.2升现代人脑,甚至超过大象的5升大脑或抹香鲸的8升大脑。
我们认为永远不会跨越的警戒线现在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近,也越来越疯狂。人类与机器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机器变得更像人类,人类也变得更像机器。我们越来越盲目地遵循GPS脚本、反射式推特和精心设计的营销。
在遗传学领域,警戒线使我们禁止或避免使用转基因食品,但我们却可以接受改造了基因的细菌来制造胰岛素,或者接受转基因人类——欧洲已批准将线粒体疗法用于成人和胚胎。
地球上已经有超人类了吗?如果我们把“超人类”定义为我们对他们的技术和文化不能理解的那些人,那么肯定有数百万人已经是超人类。而且我们大多数人还盼望着有更多人是超人类。
“什么是人类”的问题,其实已经转化为“各种超人类是什么?他们的权利是什么?”的问题。
未来已来,只是分布不均。
扬塔里安:Skype的开发者,最早的电脑游戏的开发者之一人工智能是所有风险中最极端的,事关人类的生死存亡。
年3月,在热闹的加利福尼亚高速公路旁的一家连锁餐馆,我要在那里见一个年轻人,我一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