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发布一组调查数据显示,去年我国青少年的总体近视率达53.6%。其中,高中沦为近视“重灾区”高中生近视率高达81%!
这是什么概念?如果一个班级的班额为40人,也就是说有近33个同学患了近视!
目前,我国近视人数已经超过4.5亿,近视发病呈现年龄早、进展快、程度深的趋势。其中,小学生近视发病率约为30%,大学生约为90%。另据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眼科及视觉科学学系年调查,小学生患有近视的人数由十年前36%增加至44%,小学生属深近视的人数由1.3%上升至2.1%。
另一研究显示,幼儿园学生患有近视的人数也由2.3%上升至6.3%。另外又有其它研究显示,现时东亚地区的大学生,有八至九成都患有近视。可见近视患者不单只人数正在增加,更有年轻化的趋势,而深近视患者的人数也在明显上升,情况实在令人忧虑。
青少年近视情况严重,教育观念“背锅”
目前没有直接的证据说明近视的发生是由哪个基因决定的。“在诱发近视的三大因素(遗传、环境和营养)中,科学家们认为环境因素对近视眼的发生起的作用更大。”而在环境因素里面,中国的“溺爱式”、“应试”教育是近视发病率居高不下的直接原因。
有调查显示,45.4%的家长没有主动了解过近视防控知识。
相当一部分家长仍然认为近视“没什么大不了”,他们的一种直接表现,就是纵容孩子玩手机、平板电脑。现在很多孩子都是低头族,都是“电子保姆”带大的。
一位中学教师说,“打游戏、和同学在网上聊天成为孩子们平时放松、交际的重要方式。”电子产品代替了过去孩子之间的游戏玩耍,一些家长由于怕孩子哭闹或者希望安静不被打扰,也往往感觉给孩子一个ipad最省事,甚至把玩ipad作为对孩子的奖励,很多幼童玩起游戏非常熟练,殊不知对眼睛伤害特别大。这种百依百顺的“溺爱式”教育在中国家庭中极为常见,青少年良好的生活用眼习惯得不到培养。
另外,家长向孩子施压,逼迫他们加大学习强度和频率以在考试中取得更高分数,导致青少年很少有时间通过户外活动放松身心。好多家长从小就严格要求自己的小孩,报各种培训班等等,据专家介绍,不断上升的学习压力,导致户外活动时间减少,是当前我国青少年近视人数增长的重要原因。最新证据表明,近视的发生具有逐步低龄化的特点,在3-6岁的群体中,约有2.5%的儿童为近视眼。
近视手术可以让你摘镜,却不能还原你的眼球结构
虽然有手术方式可以矫正近视度数,但已拉长了的眼球和改变了的眼球组织却不能复原,要知道,一个正常发育完善眼球的正常眼轴是23-24mm,而每加深度的近视,眼轴长度就会伸长1mm,也就是说,度以上的深近视人群他们的眼轴长度比正常人的至少要长2mm,这个区别是肉眼可见的。
近视手术可以帮你摘镜,但是伸长的眼轴无法还原,因此手术不会减低出现超高度近视所致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海翔眼科视光中心蒋顺复教授指出:“保护眼睛,预防近视的形成与加深才是关键。如已患上近视,则更应加倍护眼,防止近视演变成深度近视和病态性近视。”
近视会影响眼球结构,增加患上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脱落和黄斑点病变等并发症的机会,更有可能把患病年龄推前十年,及同时出现多种并发症,永久损害视力。
而今,近视已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应该注意尽量不要患上近视,若患上近视,要尽量保持近视度数不要大于度,变成高度近视,即使大于度也要避免发展到大于度变成病态性近视,因为近视越深,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就越高。高度近视会影响眼球结构,增加患上黄斑病变的机会,严重时可永久损害视力。
视力下降甚至永久失明
从上面的一个近视的发展途径来看,想要根治近视带来的问题,需要从源头也就是在环境因素上下手。这里是给家长的几个建议:
1.理论上讲,孩子3岁起,医院建立眼睛保健档案,并且坚持每学期进行一次眼睛的全面检查。一旦孩子出现经常眯眼看、斜看、歪头看、频繁眨眼等现象,可能是眼睛出现了问题,家长要重视,医院检查、就诊。
2.国际上公认的控制近视发展的第一个选择就是户外活动,每天大于两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有利于眼睛的健康。
3.学生要做到“三个一”,第一个就是做到握笔一定要一寸,笔尖到手指是一寸的距离。如果握得很低,开始写字的时候,手就会挡着视线,所以就会歪着看,而歪着看会导致双眼视力不一样。第二是胸口离桌子要有一拳远,不能靠着,不能斜着。第三是眼睛到纸的距离是一尺。希望家长、孩子共同努力,把外界因素对眼睛的伤害控制得越低越好。
4.专家还建议遵从20-20-20原则:使用电子产品每20分钟就把视线移到离屏幕20英尺(约合6米)以外的地方,保持20秒或更长时间。然后,使用电子产品一定要合理,不能沉迷其中太久,家长必须要行动起来,保护自己和下一代免受进一步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