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仅为信息分享,不可作为医疗建议,文章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
今天继续连载著名民间低碳专家老河马的答网友问。
老河马原名刘佳新,曾有28年的糖尿病,并多次出现多种严重并发症,包括动脉硬化、两次心梗支架、糖尿病足、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
当时,老河马的病情十分危重,胰岛素打单位无效,医院都拒绝收治。
后来,他通过生酮低碳水饮食逆转了病情,不再需要任何药物,减肥50斤,颈动脉斑块显著缩小。
老河马毕业于东南大学(中国实力最强的理工科大学之一),是某电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总工程师。在逆转自己的病情后,他用特有的「理工男精神」剖析肥胖、糖尿病、慢性疾病的发病与防治,发现主流医学对这些问题的认知完全搞错了。
(当然,河马叔的观点不一定全对,但至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老医院后勤副院长,通过网络社群帮助数千名网友改善和逆转2型糖尿病。
老河马问答录
(声明:提问者不是小帅)
.8.12
问:河马哥中午好,今天想跟您讨论一个事,年,美国放宽了糖尿病诊断控制血糖的标准,糖化血红蛋白由原来的≤6.5%。提高到了7%~8%,这件事好像在中国反响不大,波澜不惊的样子,这件事您怎么看?
答:记得当年看见这个新闻,很多人嘲笑美国人,是不是医保费用不够用了,要减少糖尿病人的呢。。再加上当时中美正在交恶,难免有幸灾乐祸的情绪。。当时对糖尿病的理解还没有到现在这么深入。没有从“糖尿病根本不是高血糖病”的角度理解这件事。
其实,美国医师协会,在解释这一改变时,就曾说明,患者严格的控制血糖,并不能从中获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这一说法,虽然大多数医生都知道有很多相关的研究,但真的敢把血糖控制标准放开,却是没想到。。毕竟,治疗糖尿病,不控制血糖又能控制什么呢?血脂吗?好像高血脂引起并发症的证据同样不足。
糖化血红蛋白7%~8%,患者的平均血糖就超过10mmol/L了,餐后的血糖15/16也说不定。。按照原来的老说法,这样高的血糖,并发症都已经发生了,可是新的研究认为,糖化7~8也不会恶化并发症的发生率,
记得新井医生的书里,他展示了一位患者糖化血红蛋白11.3%,却依旧出现视网膜病变明显好转的眼底变化一组对比照片,他做了啥?他只不过用降低了患者的胰岛素水平来证明,眼底的微血管病变与血糖高低没关系。而与患者的胰岛素水平密切相关。
当然,在患者饮食不变的情况下,患者的血糖高就意味着胰岛素高,二者在一定条件下是一码事。但改变饮食后就不一样了,就有可能能做到胰岛素水平与血糖水平单独的控制。
在控制抑制胰岛素的药物出现之前,安全有效控制血糖和胰岛素的方法,恐怕就只有低碳饮食了吧,包括轻断食和禁食。
问:医院,还在执行糖化血红蛋白≤6.1%的老标准,按您的说法,这是没有意义的事情?
答:当然,这不是我的说法,这是美国人和日本人的说法,美国人甚至把标准都改了,这里可不是讲意识形态,这是老老实实的讲医疗讲疾病。将控制的那么严的没有用处的老标准放松,不但可以节省患者的金钱,还能解决大笔的医保费用,总不能现在中国富了,医保不差钱,就干钱多人傻的事情。
问:记得当年米国人改标准的时候,根本没提高胰岛素血症才是引起并发症的最重要原因的事情,您怎么看?
答:也许三年前他们和我一样还没认识到这个问题,也许只有少部分人认识到了,但得不到绝大多数人认可,谁知道呢。。但到了现在,不了解高胰岛素血症危害的医生,恐怕不多了。。因为相关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引起心脑血管问题的,引起癌症的,都查的到。将来啥时候写进指南,成为主流的治疗方法,药厂就会跟进,就会研发出抑制胰岛素分泌的药物;可能以后就见不到代谢手术这种强行暴力动刀子手段降低胰岛素分泌的办法了。
问:好吧,我等着这一天的到来。。
答:别光等呀,你现在手里就有控制胰岛素分泌的好方法呀,而且,不用说,肯定比将来面世的胰岛素抑制药物成本低,更安全。你说对不?
好吧,今天就说到这里,!
.8.13
问:河马哥早上好,我越来越糊涂了,何为糖尿病?何为代谢病?
答:晕,我白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讲了几个月,白讲了吗?
问:讲的和看到的真的体会不一样,我手里打胰岛素的一位患者,今天心梗发作住院了,恐怕要放支架。
答:这下明白我为什么说给2型糖尿病患者打胰岛素是在谋害他们的性命了吧,把他们的血糖搞得再平稳有个屁用,该心梗心梗,该脑梗脑梗,一点儿都不带耽误的。
在之前打胰岛素的状况下,我都两次心梗支架了,你还不信,非要在你手上出一个心梗的,你才信?
问:虽然没不相信,但真的没有这么震撼。看样子您说的对,打胰岛素把血糖搞得再平稳,真的没啥大用。
答:是的,甚至有可能打胰岛素降低血糖,会加剧并发症的发生。就以我为例,我的胰岛素抵抗超级高,胰岛素敏感度(胰岛素抵抗的倒数)只有健康人的1/13,那么普通饮食我要达到血糖平稳的话,就要增加胰岛素浓度13倍,才能让血糖平稳。这么高的高胰岛素血症,妥妥让我罹患心脑血管疾病。
问:您的意思,我们现在的治疗方法,不但不能救人,反而会害人?
答:就是这个意思,糖尿病从来就不是高血糖病,但主流医学,就是按照高血糖病来治疗糖尿病的。高血糖只是糖尿病的众多症状之一,解决血糖高根本就没解决糖尿病的损害问题。糖尿病的众多并发症依旧会发生就是证明。
大家都知道,2型糖尿病的病因是胰岛素抵抗,在我们目前尚不清楚胰岛素抵抗的病因和解决方法,但我们知道解决胰岛素抵抗产生的结果高胰岛素血症的方法,并看到了明显的对并发症的改善效果。同时,降低了胰岛素水平,我们也观察到了,胰岛素抵抗也轻微降低了。
这种情况下,血糖高点低点,似乎无关紧要了。
问:似乎您以前,设想过如何验证高血糖无害的试验。
答:是的,但试验有难度。。没有糖友包括我自己愿意自动做这样的试验。。
动物试验难度也很大,毕竟并发症是需要很长时间的试验才能下结论的事情,你总不能天天给兔子打葡萄糖把血糖打高了打10年吧?兔子也活不了10年呀。
要不你给设计一种试验方法,一年之内就能见效果的,就像前几天那个动脉硬化的动物模型,我认为方法真是聪明。
问:我哪有那本事。。
答:好吧,没办法的话,你就多观察mody2型患者吧,他们大都胰岛素低,血糖高,没并发症。你去研究他们得了。
今天就到这里,!
.8.15
问:河马哥晚上好,请教您一个关于减肥的问题,您觉得是糖尿病患者容易减肥?还是健康人容易减肥。为什么?
答:当然是糖尿病人容易减肥,或者说是代谢病患者容易减肥更准确。我以前重新定义过大多数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高胰岛素病。或将代谢病重新定义为胰岛素抵抗病。
凡是肥胖症,均胰岛素水平高。只要将胖子的高高的胰岛素水平降下来,就能减肥,就这么简单。而健康人胰岛素水平不高,再降低也困难,所以减肥效果并不好。
这下你明白我为什么不愿意帮健康人减肥了吧,减了半天也减不了多少,一点成就感也没有还不说,还会被患者各种质疑,还得多花费相当多的精力口舌来回答他们的各种问题,十分划不来。哪像帮助糖尿病患者减肥,动辄就能减掉百八十斤,况且低碳减肥方法与控糖方法高度一致,糖尿病人的依从性极高。控制好血糖,就是有效减肥的方法。所以我宁愿帮忙糖尿病患者。
问:可能您说的健康人减肥,其中就包括了很多代谢病患者,也就是您说的胰岛素抵抗病。
答:对的,对的。更正一下,胖子也就是胰岛素抵抗的人,才需要减肥,也就是我只给胖子减肥,不胖的人靠边站。
问:好吧,您爱帮谁就帮谁。。您给分析下,就现在的情况下,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减肥效果好?还是在院外减肥机构的减肥效果好?
答:医院的减肥效果更好。除了效果很好,花费很大的代谢手术“硬生酮”以外,医院的内分泌科还可以用营养治疗的方法来降低患者的胰岛素水平来减肥。医院有检测手段,可以随时健康患者的胰岛素水平,这是院外机构所不具备的条件。但实际上,医院内分泌可是开展激素调控减肥的寥寥无几,我估计营养治疗不能纳入医疗收费目录是根本原因。
与之形成对照的是,目前院外减肥机构反而热热闹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当然,也出了很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没代谢病的也要减肥,减肥效果不好的问题。当然,也有安全的问题发生。
好吧,今天有点晚了,!
.8.16
问:河马哥早上好,请问有没有「完美饮食」?我发现不管何种饮食,都会有赞成和反对的。
答:你的完美饮食指什么?是指能长寿,还是能治疗疾病?
问:或许二者兼顾吧,我也说不清。
答:很遗憾,没有。比方低碳生酮饮食,明显能解决代谢病问题,但能不能长寿真不知道,因为在大众中流行的时间只有二三十年,尚没有寿命方面数据的统计。现存的少数吃肉的族裔,都处于比较原始状态,没法与享受完善医疗保障的现代人相比。
况且低碳生酮饮食远不能称为完美,还有着众多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要处理。比方掉头发和姨妈走失之类。
比方你已经罹患严重代谢病,需要救命,那采用低碳生酮这种治疗性饮食合情合理,为救命掉头发不来姨妈这样的小问题,我根本不会管。癌症患者手术后化疗头发掉的一根不剩,也没看见谁抱怨来着,那为治疗糖尿病,我掉几根头发又算得了什么?何况只有少部分人才会掉头发。
但如果是健康又苗条的健康人,没事闲的尝试低碳生酮饮食,我就不推荐了,没目的的生酮,那是在给自己找麻烦,也是在给医生和营养师找麻烦。
问:您说的确实如此。我还发现,这类健康人的减肥者(假设有些人低碳生酮饮食里的目的是减肥),本来就不胖,还要减肥,这不是在损害健康吗?何况这类人的减肥效果也不好,费力花了1个月,才减重2斤,而糖尿病患者一个月能减重20斤,天上地下的效果差别。
答:你说的很对,没有胰岛素抵抗的健康人,胰岛素水平一点也不高,降无可降,所以减肥就难了。。再说,把一位体型正常,不胖也不瘦的姑娘,减肥成瘦骨嶙峋的骷髅,再万一不小心给弄成厌食症,我不好意思下家伙。
问:好吧,换一个话题,您对糖尿病患者,包括您自己,通过低碳饮食,大多数都没达到标准体重,还都略微偏重,怎么看?
答:本来我们糖尿病患者,采用低碳生酮这种极端饮食模式,是为了低碳控糖,结果在血糖变好停掉药物的同时,还出现了很多有益的“副作用”,其一就是胰岛素水平会显著降低,结果并发症的发展都停止了。其二就是会出现显著减肥。把这二者关联起来看,发现就是降低了胰岛素水平会引起体重减轻。体重与胰岛素水平严重正相关。
这就回答了你提出来的问题,我们糖尿病人,胰岛素水平不能无限降低,降低的太厉害的话,血糖就会不保,对于我们,血糖重要还是体重重要?当然是前者更重要。
还有,对于胰岛素抵抗的我们代谢病患者,保持体重也比健康人更困难。
问:还有个问题,对于您来说,纯肉饮食您怎么看?
答:纯肉饮食是低碳生酮饮食的一个子集,是比普通低碳生酮饮食更极端的饮食模式,是我们部分严重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的接近0碳水0纤维的饮食模式,有一定的风险性,因为没有蔬菜,会有坏血病的风险。但是我群里还是有百多位勇敢的糖友选择这种超级极端的饮食模式,时间最长的,已经接近3年。
你发现没,越是极端的饮食模式,越是能解决代谢病问题,包括低碳生酮饮食,包括纯肉,包括低脂纯素,包括大米饮食法,土豆饮食法,各有其簇拥的人群,这些方法,统统都远离了被主流营养学所推崇的均衡饮食的方法,啥都均衡的结果就是营养过剩,而这些偏颇的饮食模式,统统都会造成营养不良----严格说是营养吸收不良-----能减肥就是证明,不是吗?
我可不想只说好话,低碳生酮饮食,降低了胰岛素分泌,就是会造成部分营养的吸收不良,脂肪合成不起来了,蛋白质也合成不起来了。。甚至连原来储存的脂肪和蛋白质都会出现分解。。这不就是其显著的减肥原理吗?
好吧,我今天的言论,可能得罪那些低碳生酮饮食的支持者。不过,我只说实话。今天就到这儿吧,!
小帅说
国内很多营养专家自己偏好中高碳水饮食,并且抱有一个观点:「目前未发现长期吃极低碳水饮食的长寿者」。
事实真的如此吗?非也!
低碳水生酮饮食的长寿者,那真是多了去了,我们随便介绍几个——
「近代低碳水饮食之父」WilliamBanting(-),60多岁开始不吃主食,享年82岁。
哈佛大学人类学家VilhjalmurStefansson(-),后半生几乎只吃肉,享年83岁。
奥地利内科医师WolfgangLutz(-),40多岁时开始不吃主食,享年97岁,后半生通过低碳水饮食疗法,治好00多例疑难怪病。
前面说的都是已经过世的专家,下面再介绍几个依然健在的。
美国传奇糖尿病医生RichardBernstein岁就被诊断为1型糖尿病,但通过低碳水饮食控制住病情,现年86岁,依然坚持为患者看病。
此外,美国医学教授StevePhinney、生物学教授ThomasSeyfried、注册护士JacquelineEberstein、营养学教授LorenCordain、南非运动科学教授TimNoakes等医疗专业人士,也都在70岁以上。
这几位专家,他们个个都是低碳水饮食的实践者、推广者,已经持续持续几年、甚至几十年!
其实,正确的低碳水饮食,可以改善老年人健康,提高寿命,不仅有大量事实案例,也是有科学依据的。
前不久进行的一项随机对照实验(高质量研究)显示,咱爸妈认为健康的「粗茶淡饭、低油少盐」其实没啥好处,反倒是少吃米面主食、多吃肉鱼蛋和优质脂肪更健康。
(研究截图)
总之,正确执行生酮、低碳水饮食、轻断食,都是可选方案,而不是唯一真理,更不是「完美饮食」。
世界上没有「完美饮食」,只有适合每个人自己的饮食和生活方式。
声明:本文内容仅为信息分享,不可作为医疗建议,文章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
刘佳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