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达健康科普型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有效的

糖尿病被成为身体惰性疾病,超过80%的糖尿病和肥胖、缺乏运动有关,缺乏运动也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规律的运动动不仅可以稳定血糖水平,还可以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并发症的发展和预后,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规律运动8周以上可将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降低0.66%;每周4小时的快走,能显著延缓糖尿病运动和感觉神经病变病情的进展,降低心脑血管的发生率。那我们该如何有效的运动呢?

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相结合的运动形式

糖友的运动方式我们推荐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相结合。根据目前调查显示,相对于单纯的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的相结合的混合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更好,尤其对于血糖控制不良者,联合进行抗阻训练和有氧运动可获得更大程度的代谢改善,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稳定血糖水平(调查显示糖化血红蛋白下降8.2%~8.8%)。

有氧运动大家可能都已经了解,也是我们常用的运动方式,比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游泳;有氧体操有健身操、木兰拳、太极拳等;娱乐性球类活动,如乒乓球、保龄球、羽毛球等

抗阻运动:人体骨骼肌在克服外来阻力的情况下进行的主动运动,最常见的比如举哑铃、拉长弹簧、橡皮条等弹性物;自身体重作为负荷,进行下蹲起立、仰卧起坐等练习;当然还有我们健身房通过滑轮及绳索提起重物等。运动通过增加肌肉对血糖的利用率,增加与胰岛素接触的机会,从而提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抗阻训练不仅可以很好的增加脂肪的消耗,而且可以使更多的运动肌群参血糖的调控中来。

中低运动强度

糖尿病患者不管是有氧运动项目还是抗阻训练项目推荐以中低强度(运动心跳加快,但是没有喘息)的有节奏的节律性运动为好。

运动的强度我们通过心率来评估,不同年龄有不同标准如下表:

心率可以通过运动时脉搏计算:10秒脉搏*6

对于年龄较小,病情较轻和体力比较好的患者,我们鼓励较强的运动强度;对于老年患者,我们建议低强度开始,循循渐进。

对于年龄大于40岁或是病程超过10年的患者,需要做一个运动负荷试验,评估一下心脏耐受情况,再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

每周分钟的运动时间

根据中国糖尿病运动指南建议,糖尿病患者应该每周至少进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40%~70%最大心率)分钟,刚开始运动的时候,可以从10-15分钟开始,如果可以耐受,慢慢过渡到30-40分钟。除了热身和运动后放松时间,运动时间不建议超过60分钟,否则会增加关节损害的概率。

运动时间点可以在餐后30-90分钟进行运动。研究表明,与餐后60分钟或30分钟进行运动相比,餐后90min运动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即时降糖作用最强。或者是在血糖峰值前30分钟运动,以中低强度持续运动30-40分钟,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峰值血糖显著降低,尤其是对病程时间大于5年且肥胖者,改善效果更明显。

间隔不能超过3天的运动频率

运动频率一般以1周3~7天为宜,两次运动时间间隔不能超过3天,否则已经获得的胰岛素敏感性和之前的运动效果会降低。所以,运动频率应该控制在1-2天一次,每天坚持规律运动是最为理想的,无论是在固定在早上运动还是晚上运动。而抗阻训练每周最好可以进行3次左右。

运动禁忌症

当出现糖尿病患者出现如下情况时禁止运动:

●指标异常:空腹血糖>16.7mmol/L、血压大于/mmHg、血糖波动较大或是反复低血糖

●合并并发症:有酮症酸中毒等急性代谢并发症、合并急性感染、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严重肾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不稳定性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一过性脑缺血发作)

这些患者必须待病情控制稳定后,经医生评估才能逐步恢复运动。

关于爱达健康

爱达健康是由上海爱达品智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人工智能健康管理应用。爱达的核心系统是将医学知识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进行提问,帮助用户管理自身健康状况以及为医务工作者提供有效治疗建议。目前爱达健康应用已上线,在各大应用市场搜索:爱达健康,即可下载体验。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zhuangguoji.net/zzbx/10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