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服务投资圈中有句俗语:“金眼、银牙、铜骨头。”眼科赛道凭借市场规模大,可复制性强,往往是资本市场上的宠儿。
那么,对于A股市场第二位眼科医疗服务玩家的何氏眼科,在外部市场“黑天鹅”与“灰犀牛”频发之际,是否已进入投资的最佳“击球区”?笔者从公司披露年报与Q1出发,从短中长期三个维度来进行探讨分析其中的投资逻辑。
短期投资逻辑:财务情况稳健,具有韧性
从短期层面来看,在后疫情时代,何氏眼科能够进入常态化防控机制,降低疫情带来影响,公司业绩恢复稳健向上,具有韧性。
年公司营业总收入9.62亿元,同比增长14.79%,年至年复合增速为16.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4万元,三年复合增速为15.5%;归母扣非净利润.49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95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58%。
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2.42亿元,同比增长14.94%,归母净利润.86万元,归母扣非净利润.7万元。
图表一:公司营收与归母净利润情况
数据来源:WIND,格隆汇整理
按照分产品构成来看,以屈光不正手术矫正(年收入2.01亿元,YOY:+1.51%)为代表的诊疗手术类以及非手术治疗(年收入1.49亿元,YOY:+20.2%)表现亮眼,视光服务(年收入.46亿元,YOY:+26.5%)呈现高速增长姿态。
图表二:公司营业收入分产品构成
数据来源:WIND,格隆汇整理
中期投资逻辑:商业模式创新,可复制性强
如果说上述的财报只能说明公司经营的过去,那么想要看一家公司是否能走多远,那么就需要看他的商业模式是否可行。对于何氏眼科而言,其创新三级眼科诊疗服务模式,能够实现快速布局,可复制性强。
具体来看,公司围绕三级眼健康医疗服务模式,将门店分为三个层级,并赋予不同的功能定位,通过科技和人文的方式提供高品质服务。
首先,针对预防与康复需求,公司设立初级眼保健服务。通过建立视光门店、诊所以及无手术室的门诊等,公司为患者提供眼健康监测、基础眼病诊断及治疗、屈光不正光学矫正等基础眼科医疗服务。对于需要进一步治疗的患者转诊至二级眼保健服务机构,同时对经上级眼保健服务机构治疗后转回的患者开展眼健康跟踪管理和视功能康复训练。
从投资成本角度来看,由于经营面积、与服务相应的人员以及设备相对较少,整体投资与扩张成本相对较低。截至年底,公司共计拥有55家初级眼保健服务机构,其中包括52家位于辽宁省内,家位于辽宁省外。
其次,针对常见眼病诊疗需求,公司设立二级眼保健服务。通过在地级市、医院以及能够开展手术治疗服务门诊设立二级眼保健服务机构,从而可为直接来院及初级眼保健机构无法诊治而转诊上来的患者提供进一步的诊疗服务,同时承担对初级眼保健服务机构的技术指导和人才培养职能。而对于更复杂及疑难眼病患者则转诊至三级眼保健服务机构治疗。
从投资成本角度来看,由于二级眼保健服务需要配备一定的床位以及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外加经营面积与诊疗设备相对较大,因此整体投资成本相对较高。截至年底,公司共计拥有2家二级眼保健服务机构,其中包括26家位于辽宁省内,6家位于辽宁省外。
最后,针对区域疑难眼病诊疗需求,公司设立三级眼保健服务。相较于其他两级,三级眼保健服务机医院,例如沈阳何氏、大连何氏、葫芦岛何氏分别定位为辽中、辽南医院,从而承担区域疑难眼病的会诊及手术治疗,并为初级、二级眼保健服务机构提供人力资源培训和技术支持。
公司坚持高科技、国际化的技术理念,紧跟眼科基础研究和技术的前沿,及时掌握先进的眼科医疗技术。例如公司与基因检测领域龙头生物技术企业进行合作,导入临床眼病的致病基因检测与易感基因检测,包括对各种少见的眼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检测,帮助疑难眼病的诊断、治疗建议以及预后判断和生育指导等,也对眼科高发疾病,如青少年高度近视易感基因的检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易感基因检测等进行基因水平的筛查,帮助临床选择更有效的治疗方案避免严重眼病的发生,并汇聚了大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眼基因及干细胞治疗专家加盟或开展临床研究合作,致力于为罹患眼遗传病等疑难眼病患者带来突破性治疗方案。
与此同时,公司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从患者的感受出发,注重患者人文关怀的医疗文化,全方位打造“医院”和“精诚动人”患者服务体系。通过三级眼健康医疗服务模式+科技和人文的手段,为患者提供高品质的服务。
从投资成本角度来看,虽然三级眼保健服务机构由于门店经营面积大、床位数较多,故而投资成本最高。但从结果上来看,三级眼保健服务机构技术实力最强,能够有效为患者提供疑难眼病的会诊及手术治疗服务,接诊服务能力强,在当地品牌知名度较高,效果佳。截至年底,公司共计拥有家三级眼保健。
图表三:公司三级眼健康医疗服务模式
数据来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