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心肺复苏(CPR)和电击除颤是抢救心搏骤停患者的决定性措施,是心脏停搏患者复苏的基石。而公共场所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呼声也越来越强,但这些你真的掌握了吗?
临床医生只有掌握要点,才能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复苏。但对于工作时并不经常遇到心搏骤停患者的医务人员来说,如何克服遗忘非常重要。
北京急救中心冯庚医生将基础心肺复苏及AED除颤的相关知识用口诀的形式表达,基本容纳了CPR及AED的大部分重要的知识点。口诀朗朗上口,容易记忆,希望对临床医务人员有所帮助。
1基础心肺复苏简介救命技术CPR,基础复苏就是你[1]。
心脏是C肺是P,复苏用R来代替[2]。主要内容很好记,三个字母CAB。C是心脏需按压,启动循环要持续。A是开放呼吸道,气道通畅有氧气。B是人工助呼吸,吹进氧气排废气。尽快实施CAB,争分夺秒尽全力。直到医生到现场,拯救生命不放弃。
注解:
1.基础心肺复苏(CPR)是一项专门针对心搏骤停患者的徒手组合治疗术,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胸部按压迫使患者心脏泵血,重新建立有氧血液循环,通过人工呼吸给患者输送氧气,以避免其器官缺氧坏死,进而挽救患者的生命。
2.CPR是cardiac-pulmonary-resuscitation的简称,取自上述三个英文字母的字头,其中C的中文意思是心脏的,P的意思是肺的,R的意思是复苏。
2心脏按压准备首先患者需仰卧,侧卧俯卧不方便。卧在硬质载体上,沙发.软床不能沾。如已躺在软床上,身下要加硬木板。软床缓冲按压力,复苏效果不明显[1]。
注解:
心脏按压时必须让患者躺在硬质载体上,如果躺在沙发或席梦思床垫上,按压时由于患者身体下陷,缓冲了按压力量,使心输出量减少,影响复苏质量。
3心脏按压点定位按压部位很重要,按错位置有危险。首先解开胸衣扣,然后再画十字线。横线两乳头相连,纵线胸骨正中间。横纵两线交汇处,就是心脏按压点[1](图1)。
如果乳头位置变,按压胸骨中下段[2]。上下稍错不要紧,左右位置不能偏[3]。如果左右有偏离,可能压断肋软骨。正确选择按压点,避免损伤保安全。
图1:心脏按压点定位
注解:
1.心脏按压点的定位是在患者两乳头之间画一横线,在胸骨正中画一纵线,这两线交汇处就是心脏按压点。该定位法适用于男性和儿童,部分中老年女性的乳头位置变化很大,故不适合该法。
2.对乳头位置变化很大的患者,按压胸骨中下段的位置即可。
3.对心脏按压位置的要求来说,按压部位稍偏上或偏下尚可以允许,故心肺复苏指南对心脏按压部位的要求是「按压部位是胸骨中下段」,并没有非常准确的要求。但按压时千万不要左右偏离,一旦左或右偏离,按压部位偏出胸骨,就可能压在两侧的肋软骨上,造成按压损伤,甚至骨折。
4心脏按压首先找好按压点,胸骨下段按压区。按压手型要注意,正确姿势掌翘起(图1)。双手重叠指相扣,仅以掌跟触胸壁(图2)。以髋关节做支点,以上半身做力臂。以双上肢做活塞,双肘伸直不弯曲(图3)。
利用上身的体重,垂直向下施压力。
按压频率是多少?每分上下一百一[1]。成人下陷5至6,儿童下陷3厘米。若为出生小婴儿,前后径的三分之一[2]。按压深度和频率,都是关键别大意。
循序渐进柔施压,老人女性尤注意![3]两分钟后需换人,否则影响按压力[4]。按压之后要放松,充分恢复原胸壁。如果胸壁不复原,血液无法回心里[5]。回心血量若不够,心输出量更别提。复苏质量打折扣,患者生还就不易。持续按压最关键,切勿停顿人不理。所有复苏要点中,持续按压数第一[6]。
只有一名抢救者,三十下后要呼吸[7]。三十比二要记住,如此反复要持续。如有2名抢救者,十五比二别忘记[8]。性命关天需谨慎,拯救生命价无比!
图1:按压手型
图2:按压时仅掌跟接触患者胸壁
图3:正确的按压姿势
注解:
1.AHACPRECC指南更新:心脏按压频率为~次/min。
2.婴幼儿心脏按压时,使其胸廓下陷幅度为胸腔前后径的1/3。
3.老人和女性的胸壁顺应性差,按压时不能通过及时变形化解按压力,故容易造成按压损伤,如肋骨骨折等。故对这类患者按压时必须由浅至深,循序渐进地增加按压深度。
4.心肺复苏指南指出:心脏按压2分钟后,按压者的体力已经难以维持高质量按压,故此时应换人操作。
5.有时急救者的手臂在按压放松期间往往倚靠在患者胸壁上,使其不能充分复原,这样会影响回心血量,进而影响心输出量,致使复苏失败。
6.没有按压,就没有血液循环,就没有患者的生还。故持续按压是所有复苏的关键因素中最重要的。因此急救者应尽可能减少按压的中断。
7.现场如果只有1名急救者时要实施心脏按压30次,再做人工呼吸2次,如此反复。
8.现场如果有2名急救者,应1人实施15次心脏按压,另一人实施2次人工呼吸,如此反复。双人十五比二是有依据的,可参阅年CPR指南更新第10页表格。
5心肺复苏为何要开放呼吸道?心搏骤停一发生,大脑缺氧失功能。全身组织失支配,上上下下极放松。重力作用咽部坠[1],堵塞气道无畅通(图1)。生命需要氧供应,气道不通怎能行?心搏骤停气道阻,有氧循环方救命[2]。无氧复苏徒无用,开放气道势必行。
图1:咽部组织下坠,堵塞了呼吸道
注解:
1.心搏骤停发生后,由于全身各个组织失去了神经支配,立即处于极度松弛状态,此时咽部组织也是如此。如果患者是仰卧位,在地球吸引力的作用下,咽部组织势必下坠堵塞呼吸道。
2.正确的基础心肺复苏(CPR)必须是启动有氧血液循环,如果启动的是无氧血液循环(运行的血压中缺乏氧气),就无法拯救患者生命。
6开放呼吸道开放气道势在必行,有氧循环方能救命。如果忽略气道开放,心肺复苏难以成功。先让患者成仰卧位,口腔异物还要除净。可以选择仰头提颏,这个方法最常应用。一手下压患者前额,一手提起下颏正中(图1)。颏耳连线90度角,鼻孔朝天最为适中[1]。
如果怀疑颈部受伤,上述方法不能使用。可用改良推颌方法,保护颈椎此法可行。双手回拉下颌根部,同时拇指向前推顶[2]。患者头部需要固定,颈部位置尽量不动。(图2)如果现场只有一人,垫高患者肩部水平[3](图3)。尽量使其头部后仰,确保空气进出畅通。
图1:开放呼吸道的仰头提颏法
图3:开放呼吸道的改良推颌法
图3:开放呼吸道的垫肩法
注解:
1.开放呼吸道的仰头提颏法:抢救者一手置于患者前额并向下加压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和中指置于患者下巴的凹陷中将下颏向前、上抬起,使患者下颏经耳垂连线与地面呈90度。
2.改良推颌法适用于可疑颈部损伤的患者。其方法是操作者位于患者头顶部,双手分别置于患者两侧下颌,拇指前推患者下颌前部,其余四指回拉患者下颌根部。操作时应尽量保持患者颈部不动。
3.在现场只有一个急救人员的情况下,可以将患者肩部垫高,将枕头等物品置于仰卧患者的双肩下,重力作用可使患者头部后仰(头部与躯干的交角应小于°),拉直下坠的舌咽部肌肉,起到了开放呼吸道的作用。
7人工呼吸人工呼吸很重要,要为患者送氧气。口对口,口对鼻,口对口鼻都有益[1]。解开衣扣除压力,捏鼻将下颌抬起。俯身低头口对口,两口衔接要紧密[2]。
然后轻轻向里吹,边吹边看胸隆起(图1)。吹后放松口和鼻,胸廓下陷排废气。连吹两口为一组,每分10次要牢记[3]。吹完两次去按压,如此循环不停息[4]。
平缓吹气忌猛力,儿童尤其要注意。胸廓微隆较合适,明显隆起有问题[5]。如果吹气阻力大,说明气道还关闭。立即清理呼吸道,调整体位去阻力[6]。
图1:口对口人工呼吸
注解:
1.人工呼吸有三种形式,即口对口人工呼吸(抢救者的口对患者的口吹气)、口对鼻(抢救者的口对患者的鼻子吹气)和口对口鼻(抢救者同时对患者的口和鼻吹气,适用于婴幼儿患者)。
2.急救者要使自己的嘴与患者的嘴紧密衔接,这样才能避免吹气时的空气泄露,影响呼吸效果。
3.人工呼吸每次吹2口气为一组,吹气频率为每分钟10~12次。
4.吹气2次完毕后立即实施心脏按压,然后再吹气2次,如此反复操作,直到专业急救人员到来。
5.吹气时切勿用力过猛或吹气量过大,一般看到患者胸壁略微隆起即可。如果看到患者胸壁明显隆起,说明吹气量大了,对复苏不利。过度通气的害处有三点:
①通气量越大可造成患者胸腔内压越高,而而胸腔内压与冠状动脉灌注压和心输出量呈反比关系,及胸腔内压越高,冠状动脉的灌注越少,同时心输出量越少。
②通气量越大,越容易造成胃内容物返流(胃内容物进入气管)。
③吹气时如果用力过大、过猛,容易造成肺泡撕裂,肺毛细血管损伤。故人工呼吸时一定要避免过度通气。
6.有时吹气时感到阻力很大,说明患者的呼吸道没有充分开放,此时应调整患者体位。
8AED和电击除颤神奇匣子AED[1](图1),公共场所备万一。除颤早了效果好,晚了只怕来不及[3]。首先贴好电极片,不要混淆正负极。正在右上负左下[4](图2),稍微施压贴紧密[5]。
贴好电极就开机,机器自动来分析[6]。发现室颤即报警,旁人远离避电击。按下放电红按钮,杂乱心电全除去[7]。放电之后要按压[8],遵循指南勿忘记。
图1:AED
图2:电极片正负极的位置
注解:
1.AED是体外自动除颤器的英文缩写,专门用于非专业急救人员治疗室颤患者。
2.电击除颤是治疗室颤的唯一有效的方法,而AED就是除颤器。
3.室颤发生后,电击除颤每晚1分钟,复苏成功率下降7%~10%。
4.ADE电极板分正极和负极两片。放电时电流从正极进入患者体内,从负极回到AED中,构成回路。贴电极板时正极贴在患者右侧锁骨下,负极帖在患者左侧乳头外下方,千万不要贴反。
5.贴电极片时必须在局部有足够的压力,确保电极片和皮肤之间接触紧密,如果接触不良,放电时将产生皮肤局部高电阻,造成高温灼伤患者皮肤。
6.AED有自动分析功能,如患者是室颤,则立即报警。
7.AED释放的高频电流,在瞬间将患者所有的心电活动同时消除,此时自律性最高的窦房结将首先发放电冲动,重新控制患者的心脏搏动。
8.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指出:除颤后无论患者是何种心律,都应立即为其实施2分钟(5个循环)的心脏按压。
本文作者为北京急救中心冯庚主任医师。
长按并识别下方,心血管时间,在聊天框内:回复心搏骤停,即可查看该系列《实用手册:急救速记口诀之心搏骤停篇》。回复CPR:即下载AHA心肺复苏指南(版)的中文版及英文版。编辑:任杨源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医院长沙哪家好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