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新进展
Preventionandthetreatmentofdiabeticretinopathyby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孔令春,缪晚虹*
(上海中医院眼科,上海)
好文推荐
摘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最主要的表现,病变晚期患者视力严重受损,但难以逆转,防治十分重要。该病属中医学“消渴目病”范畴,中医对其辨证分型、治法用药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近五年来,中医药防治DR的文献逐渐增多,本文从中医学、中西医结合角度入手综述中医药治疗DR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药;治疗;预防
以下内容为节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最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属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病变晚期致不可逆盲,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因此DR临床防治策略是重在预防。严格的血糖、血压、血脂控制仅部分减轻或延缓并发症的出现。为指导并规范临床诊治,现代医学将DR按照病变程度分为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PDR)和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NPDR期视网膜内血屏障遭到破坏,眼底出现视网膜微血管瘤、点状和斑状视网膜出血、硬性渗出、棉绒斑、视网膜水肿、毛细血管闭塞、视网膜小动脉异常、视网膜静脉扩张呈串珠、视网膜内异常血管,临床多以内科治疗为主,当病变进入重度非增生期时,需进行眼底激光治疗,以阻止并发症的出现,而激光为有创性治疗,存在视野缩小及夜间视力、色觉和对比敏感度下降等不良反应[1];一旦发展成PDR期,因新生血管破裂导致玻璃体出血、继发视网膜脱离、出血性青光眼,对视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害,需行玻璃体切割术,完成全视网膜光凝,或可保留或恢复部分视力,但手术费用昂贵;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是DR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可发生在DR的任何阶段,需行激光和/(或)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VEGF)或糖皮质激素,效果明显但维持时间较短,反复注射可增加眼内感染、玻璃体出血概率[2]。综上所述,DR一旦出现视力受损且难以逆转,故需密切监控、长期随访,病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符合中医“有病防变”、“防病深变”的辨证论治体系,病变早期的中药治疗具有优效、价廉、多靶点、安全的独特优势,故中医药干预已成为防治DR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近五年文献回顾,从中医学、中西医结合角度入手综述中医药治疗DR的研究进展。
1中医药治疗
1.1辨证论治
DR属中医学“消渴目病”范畴,历代医家已认知消渴最终可致盲,如《秘传证治要决》记载“三消久之,神血既亏或目无所见”。辨证论治是中医药治疗的传统特色,金代医家刘河间《三消论》记述“夫消渴者,多变聋盲、疮癣、痤疿之类,皆肠胃燥热怫郁,水液不能浸润于周身故也”,指出燥热伤阴是消渴目病的病机。目前中医界普遍认为,其病因病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阴虚为本,燥热为标;②气阴两伤,阴阳俱虚;③阴虚燥热,变证百出。DR伴视网膜出血,辨证兼顾止血活血、活血化瘀之法。
1.2专方专药
目前DR已成为眼科三大致盲原因之一,引起中医各家流派的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手术好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最佳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