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系列之一怎么

最近收治了三个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一个是一位61岁的王阿姨,因右眼突然视物不清10天来就诊,老人左眼已经失明,一直以为是白内障,来医院检查才知道是糖尿病引起的眼底出血,眼部检查右眼视力只能看到眼前手指,左眼没有光感,双眼玻璃体内积血,眼底隐约看到大量增殖膜,有糖尿病史8年,平时血糖控制不好;一个是一位68岁的曹大爷,因双眼视物不清1年来就诊,以前双眼看东西模糊,以为是老年病没在意,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02,左眼视力0.4,双眼眼底视网膜前散在出血,右眼视网膜面大量增殖膜,有糖尿病史20年;第三个是一位63岁的王阿姨,因右眼突然视物不清10天来就诊,眼部检查右眼视力眼前手动,左眼0.2,右眼玻璃体内大量积血,眼底看不清,左眼眼底视网膜前大量增殖膜、新生血管,老人视力不好也很久了,一直不愿意麻烦孩子就拖着,有糖尿病史3年。三个来自不同地区的老人,都是孩子陪同来看病的,孩子都非常孝顺,我和他们说明基本的病情后,孩子的第一句话都是问老人:你怎么不早说?

“怎么不早说”,似乎是我当医生以来在门诊经常听到的家属对病人说的一句话,简简单单几个字,包含了对亲人的关切、歉意以及淡淡的责备,就像我前面提的第一个病人,手术前孩子在病房默默的流了一天的眼泪,担心母亲再也看不到,现在手术后视力好了,每天都能看到孩子的笑容,我也由衷的松了一口气,可是作为一个眼科医生,以后还可能会碰到千千万万个这样的病人,难道得了糖尿病就一定会得眼底病变,出现了眼底病变就一定严重的必须手术吗?“怎么不早说”有一天能消失在我们的耳边吗?

众所周知,糖尿病目前来说是一种无法治愈但是可以控制病情发展的慢性病,主要以高血糖为特征,血糖控制不好可能会引起全身各个器官的损害,在眼部主要会引起白内障和眼底出血,也叫作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白内障是大家所熟悉的,手术也比较成熟简单,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却比较严重,也总被忽视,有些人甚至因此视力永久性丧失,但是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却非常有效,很多患者可以避免手术,因此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尤其重要。

根据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情况,我们一般分为6期:第1到3期相对危险度低,称为非增殖期,主要表现为眼底视网膜表面的小出血点、渗出,如果出血和渗出没有发生在黄斑区(黄斑是视网膜的一个正常存在结构,是我们眼睛看东西最清楚的地方,一旦出现问题,视力会明显下降),视力下降不明显,病人一般没有感觉,经常被忽略,这个时期的病变治疗起来比较简单,只是需要控制血糖,适当用药或者应用激光治疗就可以,可以说是我们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黄金时期,如果病变发生在黄斑区,病人会很早就感觉到视物模糊,黄斑区无法进行激光治疗,除了周围的激光,可能还需要玻璃体内注射一些药物治疗;第4到6期危险度高,称为增殖期,眼底检查可以看到一些增殖膜,出血,甚至视网膜脱离,严重的视力很差或者完全看不到,这个时期的病变需要手术治疗,但是对于严重的病人即使手术也不能恢复视力,因此,尽量不要让眼睛发展到这么严重的时候。

如何在预防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或者在早期及时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呢?首先,预防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最有效,也是最重要的方法是控制糖尿病,维持血糖在相对稳定的正常水平,血糖控制不好,血糖不稳定都是加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原因;其次,定期有规律的眼底筛查尤其重要,所有糖尿病患者从确诊之日起,应每年由眼科专业医师做全面的散瞳眼底检查、视力评估,如果已发现视网膜病变,则应增加检查频率(如轻度病变应每6~12个月检查一次,重度病变应每3~6个月检查一次),这样可早期发现视网膜病变并早期给予治疗,使视力得以保存;第三,对于患糖尿病又同时患其它全身病的人,例如高血压病,会加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也需要同时进行积极的治疗,同时要学会正确对待,要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

疾病无情,人间有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虽为顽疾,如果我们对亲人再多一点关心,频一点问候,督促他们早期筛查、早期发现、及时治疗,人间就会多许多光明,我们会多一个温馨的家。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非增殖期(1到3期),可以通过控制血糖,应用药物及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多数患者可保持稳定,不再发展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增殖期(4到6期),需要施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严重者即使手术视力恢复也不好,有些最严重的情况无法进行手术,最终失明

赞赏

长按







































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术比较好
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zhuangguoji.net/jbgs/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