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老年人的ldquo视力杀手rd

85岁的钟爷爷双眼看东西模糊已经四年了,来到我院眼科就诊后以“双眼老年性黄斑变性”收入住院。钟爷爷入院前的视力为右眼0.02,左眼0.01,右眼黄斑区可见玻璃膜疣及瘢痕,左眼黄斑区可见渗出及陈旧性出血。住院后,为钟爷爷辨证施治给予中药内服,配合中医特色治疗针刺、穴位注射及刮痧治疗后,钟爷爷的双眼视力上升到了右眼0.02,左眼0.05,且眼干涩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

什么是老年性黄斑变性?

造成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原因是什么?

老年性黄斑变性亦称年龄相关黄斑变性(AMD),是一种多发于50岁以上,发病率与年龄增长呈正相关,并且导致患者的中心视力下降,甚至视力丧失的退行性眼底病。

黄斑,是视网膜的一个重要结构,位于眼球的后极部,外界物体光线进入眼球投影在黄斑区中心凹处,可形成清晰的像。一旦黄斑区出现病变,就会出现视力下降,眼前黑影、视物变形、色觉异常等。

眼底黄斑示意图

临床上将AMD分为干性和湿性两种类型。其中干性AMD又称为萎缩型AMD,表现为脉络膜玻璃膜疣、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地图状萎缩。湿性AMD又称为渗出型AMD,表现为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随时可引起视网膜下出血、渗出,视力骤降,最后机化而形成纤维瘢痕,导致中心视力永久性丧失。临床上大约有85%以上的患者为干性AMD,明显高于湿性AMD。

目前AM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大多数学者认为AMD的发生发展与年龄和遗传有很大相关性外,也与长期慢性光损害、代谢免疫异常、动脉硬化、炎症、氧化应激、营养不良等原因导致的视网膜色素上皮代谢功能衰退有关。

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典型表现

1、视物变形,看物体时出现扭曲变形或变小。

2、中央视力降低、变暗,甚至失明。患有AMD的老人,看文字时变得模糊,甚至难以看清人们的面孔,眼睛看东西时尤其中间会出现暗点。

不同类型的老年性黄斑变性有什么不同?

干性AMD:起病缓慢,患者视力通常不知不觉地减退,多数患者可能并没有发现。患者双眼病变程度相近。

湿性AMD:表现为突然单眼视力下降,双眼先后发病。患者常出现严重的中心视力丧失。

如何区分干性AMD和湿性AMD?

在临床上由眼科医生经过详细的眼底检查、OCT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等检查即可确诊。湿性AMD对视力的危害性更大,但干性、湿性并非绝对,干性若得不到及时控制,也可以转化为湿性AMD。

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治疗

西医的治法:目前西医临床上对于湿性AMD患者多采用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如:雷珠单抗、阿柏西普、康柏西普等。一般一个月注射一次,连续三个月后,按需根据情况补充治疗。一般单纯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药物,需多次给药。而对于干性AMD则多给予维生素类药物服用,没有较好的治疗办法。

中医的认识:

??肾衰为本病的根本病因。肾为先天之本,主盛衰,本病有加龄性改变,肾精随年龄增长而日渐衰减,肝开窍于目,主藏血,肝血虚则目失所养视物不清,肝肾同源,所以发病多责之肝肾。

??气血不能上承于目而失濡养。黄斑居中,在色为黄,在脏属脾,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脾虚生化乏源,脾失健运导致水湿停聚于眼内组织而成痰饮,故眼底形成黄斑水肿、渗出、玻璃膜疣及出现色素紊乱。虚又可致瘀,以致痰瘀互结,瘀血阻滞。

??健脾利湿化痰法可以促进黄斑区渗出的吸收。故临床上多采用补肝肾、益精血,健脾益气、利湿化痰,活血化瘀、养阴止血等方法来治疗。补益肝肾、健脾益气之法可以延缓视网膜色素上皮的衰老,改善视网膜色素上皮的功能,而养血活血之法又可以有效的改善眼底血液循环,化瘀与养阴止血并用可以促进出血的吸收,防止再次出血。

医院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有办法!

我院眼科运用经验方加中医特色治疗干性老年性黄斑变性,对于提高视力、延缓黄斑结构的衰老有着独特的优势。给予患者辨证服用益肾明目汤、黄斑复明汤、养阴清热汤等,配合针刺、中药热奄包、中药离子导入等特色中医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视力,改善眼底症状,促进眼底出血、渗出吸收,减轻黄斑水肿,促使新生血管变小或消失,并且延缓病情的发生发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科室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zhuangguoji.net/jbgs/95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