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丹
现代化,从来就不仅仅是经济和器物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现代化。而在一个陌生人社会,人们之间有着怎样的伦理共识和相处之道,公共空间权利的边界是否清晰,规则是否被敬畏,等等这些,就成为衡量“人的现代化”最为直观也最为重要的指标。
如此,可以说,每一个“你”都是这份答卷的答题人。而“你”参与塑造的公共空间,反过来也会重新塑造“你”。
,作为集合体的“我们”给自己打多少分呢?我们梳理并分析这一年有关“公共规则”的热点事件,这些点或许有助于我们勾勒出更为全面的图景,看清脚下的位置和通向未来的道路。
事件1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
年10月28日,一条关于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的短视频火速引爆舆论。舆论一致追问,坠江前到底发生了什么。在围攻女司机的短暂跑偏之后和质疑护栏质量的支线外,舆论高度聚焦“司乘冲突”和“公共交通安全”。后被成功打捞起的黑匣子监控视频打开了“发生了什么”之谜:女乘客与司机争执互殴导致车辆失控,而这个过程中竟无一人站出来阻拦。在如何构建以及构建怎样的公共交通空间文明秩序的社会讨论中,不少人开出“安装安全隔离设施”“提高法律上的惩罚”的药方,多地也发文要求加强道路安全保障,但现实要任重道远得多。“这个冬天,有点冷。”有网友说。
点评:一场争吵,十五条人命。总是当严重的后果摆在每个人面前的时候,人们才会想起要敬畏规则。规则,也许某些时候让你不能“随心所欲”,但恰恰是这种“不便”,能守住安全的底线,能稳定彼此的预期,能维持文明的秩序。抑制人们随时可能有的突破规则的冲动,“道德论”过于绵软,需要更具刚性的奖惩制度。无论是呼吁设立危害安全的新罪名,还是增加违规成本,都旨在形成对潜在违规者的震慑。那辆22路公交车是没法抵达终点了,那我们这趟文明的列车呢?最新的消息是,就在近日,两高和公安部联合发布文件,明确对于乘客抢夺方向盘、拉拽驾驶人员等行为,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一般不得适用缓刑。
事件2高铁“霸座家族”密集曝光
年8月21日,在从济南西站开往北京的G次高速动车组列车上,一男子霸占别人的座位,还对前来劝阻的乘务员各种胡搅蛮缠,相关视频刷屏后,网友送外号“霸座哥”。网友一边倒的嘲讽和批评等来的,却是诚意不足的道歉和自我炒作,激起舆论更大的批评和反思浪潮。之后,舆论场开启了“搭车曝光”接力,同类现象高频度呈现,很快集齐“霸座家族”。不过,最新的霸座者不再有“霸座哥”的好运气,可以一路“葛优瘫”到目的地,按照9部门联合召开的春运电视电话会议,“严惩”两字可能想要重新了解一下。
点评:“霸座”者的密集曝光,容易让人作出“道德加速滑坡”的判断,但其实这不过是技术赋能下,“随手拍”“随手传”增加了公共空间的能见度而已。作为不文明的新典型,“霸座”者正遭受着比以往更大的道德压力。在舆论的检视下,法律适用和制裁方面的困境也被凸显和放大。从事后“罚款”到上失信“黑名单”再到广东在地方性立法中为霸座行为正式定性,不断升级的惩处措施折射了有关部门突破执法困境的努力。“法律是道德的底线”,细节的完善将和舆论监督形成合力,倒推公共空间恪守规则共识的形成,相信会进而带来社会治理的完善。
事件3犬主伤人事件及由此引起的养狗风波
年9月7日,浙江省杭州市一名孕妇带孩子在小区门口散步时,遇到未拴狗绳的宠物犬。因小狗追逐吓到孩子,该孕妇用脚驱赶,因此与犬主发生口角并被殴打。之后,事情上热搜,打人者被人肉,涉事犬因属无证犬而被扣押。1个多月后,杭州全市启动“文明养犬”集中整治行动,加大养狗管理力度,其中一条“将遛狗时间限定为每天晚上7点至第二天早上7点”的规定,让平息不久的话题讨论再次激烈起来。
点评:狗患和文明养狗的问题,总是能成功引起舆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