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脐动脉的那些小知识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https://m-mip.39.net/pf/mipso_7465523.html

今天我们来聊聊大家一直很关心的脐动脉,分享一点小知识,大家可以更详细的了解脐动脉到底是什么,BC上的那些数据究竟代表了什么。目前,在仁济的治疗方案,孕前动脉高使用阿司匹林配合肝素,孕后动脉高会使用地平片,地平片控制不了会使用塞伟哥的方案。

RI:脐动脉血流阻力指数

S/D:脐动脉血流速度峰谷比

胎儿的脐带,里面有两条:动脉和静脉,脐动脉阻力高说明胎儿缺氧,营养供应不好,但是测一次不能完全定下来,因为孕妇的心率快,孕妇紧张,胎儿在测脐动脉阻力时胎动的话也会导致阻力增高.

正常孕妇脐动脉S/D比值,从18周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进行性下降,24周前有一增高,24周后急剧下降。

妊娠24周前S/D约3.5~5.5,一般不超过5.5;

24~30周S/D=2.5~5.0,一般不超过5;

30~36周S/D=2.5~4,一般不超过4;

36~40周S/D=1.7~3,一般不超过3。

脐动脉S/D比值异常升高的病因   ①胎盘阻力升高;②脐带异常。母儿血循环,尤其是脐动脉血流与胎儿生长、生存状况以及预后密切相关,故测定S/D值可了解胎儿的氧供状况。

采用多普勒血流测定孕妇脐动脉S/D值,结果显示S/D值≥3时,产时胎窘、妊高征、羊水过少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脐带绕颈在剖宫产及阴道分娩时发生产时胎窘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S/D值在各种产科并发症时异常增高,可以提早发现胎儿宫内缺氧情况。

搏动指数(PI)为1.12±0.17,阻力指数(RI)为0.66±0.07妊娠30周以后,当脐动脉的SV/DV3.0,PI1.7,RI0.7时多发生胎儿宫内窘迫。

供参考:脐动脉血流变化,反映血管阻力情况.(1)脐动脉收缩期峰值和舒张末期流速之比(S/D),S代表收缩期峰值流速,反映血流量,D代表舒张末期流速,反映胎盘血管阻力.正常妊娠脐动脉血流S/D值岁孕周增大而逐渐降低,S/D从早孕大于4,随着孕周增长可以降到小于3,甚至是2以下.这表明胎盘逐渐成熟,胎盘内血管包括母体妊娠子宫血液循环那部分的动脉/静脉逐渐增多.增粗,胎盘外周阻力下降.使脐动脉在舒张期时仍能维持足够的血流以满足胎儿的血供.

(2)测量脐动脉血流S/D值最佳测量位置是脐动脉与胎盘附着处,这里测出的值要比靠近胎儿侧段的值低,所以不要随意的见到脐动脉就测出一个比值.越是靠近胎盘侧越好.(3)脐动脉血流S/D值增高常见于妊高症引起的胎盘功能不全.脐动脉扭曲.和母亲糖尿病.(4)脐动脉血流S/D值一般在孕32周以后.....2.7加减0.5左右.

孕周脐动脉血流S/D值孕周PIRI.73(左右)21-.08(/-)0..64(/-)0..-.02(/-)0..65(/-)0.06

..00(/-)0..63(/-)0...95(/-)0..63(/-)0...00(/-)0..63(/-)0..81.01(/-)0..62(/-)0...02(/-)0..64(/-)0...95(/-)0..62(/-)0.08

..93(/-)0..60(/-)0...90(/-)0..58(/-)0...85(/-)0..57(/-)0...86(/-)0..57(/-)0...86(/-)0..57(/-)0...86(/-)0..56(/-)0...84(/-)0..56(/-)0...84(/-)0..55(/-)0.......39(转载于超声医学第四版资料)正常妊娠在第22孕周前,脐动脉血流频谱变化不大。收缩期血流速度波形陡而尖舒张期血流相对较低据国内外有关报道:脐动脉流速的A/B值在第20孕周为3.9第30孕周前A/B值下降较迅速以后下降较平稳至30孕周后下降至3.0以下我们这里较多的测量脐动脉的S/D值对于32孕周的测量,3视为正常,孕足月的应2.5测量的意义主要是看是否有胎儿宫内窘迫的情况

脐动脉血流检测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Fizgerald和Drrmn在年首次成功的记录胎儿脐动脉血流信号(fetalumbilicalarterytlowsignal),这一技术为了解胎儿-胎盘循环的血液动力学改变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可重复、无创伤的检测方法,对于高危妊娠的监测及围产儿结局的预测有重要作用,是其它产前检测方法所不能代替的。

一、脐动脉血流检测的观察指标:

1、S/D比值:为收缩期末最大血流速度与舒张期最大血流速度的缩写。它体现了在心动周期中血流速度变化的振幅,特别是心脏舒张期内血流速度减速度。在心脏舒期,血流主要受循环末梢阻抗的的作用而作减速运动,循环末梢阻抗越大血流减幅也越大,因此S/D比值将明显升高。S/D比值体现了被测动脉远端循环末梢阻抗。当循环末梢阻抗上升时,S/D比值表现为升高。由于S值直接受心脏泵血功能控制,因此S/D比值也通体现了由于心功能不良而致的相对性末梢循环阻抗增高。无论循环末梢阻抗绝对或相对增高,末梢循环的血液灌注量均减少。当末梢循环急剧升高时,可使舒张末期最大血流速度与收缩期末最大血流速度的方向相反,形成高阻抗循环模式,S/D比值将出现负值,这不能很好地表达血流阻抗的物理学和生物学含意,需引用RI和PI表达。

2、阻力指数:RI=(S-D)/S

RI为心动周期中血流速度变化幅度与收缩末期最大血流速度的比例关系。末梢循环阻抗增大,使下降速度加快,变化幅度(S-D)增大,RI解决了因S/D比值可能出现的问题。RI同样也能体现由于心功能不良而致的相对性末梢阻抗增高

3、脉动指数(PI):PI=(S-D)/MM表示一个凡动周期内血流速度波形最大频移的平均值,PI体现了心脏舒张期血流速度下降的幅度与平均速度的比例关系.

4、快速血流比(FVR):FVR=Q1/QS/D比值、RI、PI的含义是完全一致的,可以互相代替,由于S/D比值更易理解,因此在临床上多用S/D比值作为观测脐动脉血流的指标.

二、脐动脉血流速度波形的测定:

1、临床操作方法:孕妇休息15分钟于检查台取平卧位或左侧15度,查清胎位,确定胎儿腹侧面及肢体,在相对区域涂耦合剂,当听到脐动脉血流时,在此位置仔细调整超声探头的方向及角度在胎儿肢体侧探测胎儿脐动脉血流,当取得3-5个连续稳定标准波形后冻结图像,由内置软件自动计算S/D比值、RI、PI、FVR。如果探测不到脐动脉血流,可借助B超定位,=样图象为脐带,尽量选择位置比较浅且无胎盘影响脐带为测定对象。2、脐动脉血流波形的识别:特点:峰值一致,谷底光滑,中间开窗,底边无光。

三、正常妊娠期S/D比值的变化:1、孕龄在正常妊娠中,随着孕周的增加,S/D比值下降。在早期妊娠时,由于绒毛生长较快,绒毛/间质比上升较慢,S/D比值下降较慢:中期妊娠由于绒毛内血管生长快,绒毛/间质比急剧上升,S/D比值下降较快:至妊娠晚期,由于绒毛出现纤维化,绒毛/间质比下降缓慢,甚至不变。王宏等报道:在妊娠24周S/D比值为4.4,28周为3.3,32周为2.8,34周为2.5,37-42周为2.2。可以用以下方法粗略估计:从31周起,S/D比值为3.4,随着孕周每增加1周,S/D比值减少0.1,一般情况下,在妊娠晚期,以S/D比值等于3.0为正常范围的上限.

2、体位孕妇体位对脐动脉血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仰卧时的脐动脉S/D比坐位或侧卧位时高,提示仰卧时胎盘血管阻力增加,因为仰卧时,子宫压迫腹主动脉,胎盘血流减少,阻力增加。3、胎心率MorowRT等对20例无并发症的近足月孕妇连续测定脐动脉血流和胎心率,发现胎心率每增加20bpm,脐动脉S/D平均下降20%。Maulic等在例无并发症的晚期妊娠的脐动脉血流测定,发现个体间由于胎心率的变化引起的误差为15-18%,可以认为胎心率对脐动脉血流的影响很小。4、检查部位当把多普勒的取样容积放在脐带的胎盘端,中间游离部或胎儿端时,脐血流的参数不同,胎盘端的S/D、PI、RI比胎儿端小,游离部的参数在二者之间。但对结果的判定影响不大。

最后附上广为流传的一副图,大家可以简单明了的了解数据:

在主页面,输入“HCG”可以看到关于HCG翻倍的文章;

输入“见红”可以看到关于孕初期见红如何处理的文章;

输入“贝塔”或“APS”可以看到关于抗磷脂综合征的文章;

输入“性激素”可以看到关于性激素6项的文章;

输入“泌乳素”可以看到关于泌乳素的文章;

输入“宫颈”可以看到关于宫颈的文章;

输入“NT”或“早唐”可以看到关于早唐的文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zhuangguoji.net/lcjc/56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