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血管性疾病

眼底视网膜的动脉是人体全身唯一可以看到的血管,能够直观的观察到眼底的血管,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全身的血管情况。

一、单纯性老年性视网膜动脉硬化

单纯的老年性生理性动脉硬化,既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疾患,也无眼部其他异常情况,仅在眼底检查时发现视网膜动脉普遍稍变细。老年性动脉硬化,是动脉的非炎症性退行性和增殖性改变在视网膜上的表现。以动脉壁增厚、改变弹性和变硬为主要特征。普遍发生于50~60岁的老年人,是侵犯全身动脉系统的退行性与弥漫性动脉硬化。眼底病变程度的轻重及发展的急缓,与全身病变的程度和进展有关。这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眼底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对视功能造成损害,需要及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虽然可以使脑力和体力活动减弱,却很少引起严重的组织损伤,眼部可无任何症状,但在检查时可以发现眼底动脉普遍变细、颜色变淡与反光变暗。

二、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视网膜病变

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视网膜病变眼底改变临床分为四期:

(1)第一期--视网膜动脉痉挛期视网膜动脉管径普遍变细或呈节段不匀现象。

(2)第二期--视网膜动脉硬化期视网膜动脉管壁反光增强,动静脉管径之比为1:2,1:3或1:4,动静脉出现交叉压迹现象,重者动脉呈铜丝状或银丝状。

(3)第三期--视网膜病变期除上述改变外,出现视网膜水肿、出血和渗透出等改变。(4)第四期--视网膜视乳头病变期除上述改变外,还伴有视乳头水肿。此期预后不良。

慢性高血压上述四期缓慢发展,但急进型高血压病因舒张压持续在高水平,视网膜小动脉和全身小动脉病情发展迅速,同时因出现严重的肾功能损害、心衰、高血压脑病(颅内压升高),预后较差。由此可见,高血压患者的眼底检查对其诊断、治疗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指由糖尿病引起的对眼睛血管的损害,它是导致年龄20——65岁的成人出现新型失明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被广泛分类为非增生性和增生性。

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thy)的特征是血管膨胀、微动脉瘤(血管变弱)、视网膜出血,以及视网膜浮肿。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thy)的特征是新血管形成。

通常,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从视网膜的微小血管出现轻微的退化开始。血管壁的一些部分会向外膨出,而液体会开始从血管渗出到周围的视网膜组织。一般上,视网膜的这些最初变化并不会导致任何视觉上的症状。但是,眼科医生可以通过适当的检查如小瞳孔下眼底检查分辨出来。

在增生性视网膜病变中,异常的新生血管会在视网膜的表面生长。这些脆弱的新生血管十分容易破裂,并且会有液体渗漏而影响视力。疤痕组织也可能在视网膜周围形成,最终会使视网膜从眼睛后方分离,导致严重的视力损伤,甚至是永久性的失明。

总之,一般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老年性动脉硬化,属于这种情况者不必紧张担忧,也无需任何治疗。只要平时少食高热量、高脂肪食物,坚持适度的锻炼,每年定期检查眼底及全身情况,一般不会对视力产生明显的损害。但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中老年人,除了积极有效地控制全身疾病,包括合理的药物治疗、调整饮食结构和适当的体能锻炼,还需每隔3~6个月检查眼底,争取早发现问题,早采取针对性治疗,这是减少或减轻眼底动脉硬化及其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有什么好办法
云南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zhuangguoji.net/yfcs/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