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视网膜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是三个相对有效的抗-VEGF药物:贝伐单抗、雷珠单抗、阿柏西普。这不仅对临床护理和优化患者的治疗结果非常重要,而且对医疗支出也非常重要,尤其考虑到这三种药比较大的成本之间的差异。
近期网上公布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为期1年的大规模的三种药物治疗DME的比较。DrJohnWells在一场国际眼科会议上提到了此研究结果。
此研究包括从全国89个站点搜集的例由于DME所致的视力下降的患者。患者被随机分配并接受这三种药物其中一种的标准治疗。研究人员评估了患者的视力(VA)结果,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下中央子域厚度变化。
简而言之,1年期的VA结果显示三种药物间的差异并不大,但却表明阿柏西普组的VA基线较差(20/50,或更差)的患者效果更好。三组平均1年VA获得提高分别为:阿柏西普——+18.9个字母,贝伐单抗——+14.2个字母,雷珠单抗——+14.2个字母。这是从客观研究中获得证据支持的重要区别。[1]
然而,有些因素不能忽略。组群可能没有真正相同或接近的基线。首先,患者可能接受过焦点或网格黄斑激光治疗。我们都知道,网格激光治疗对患者的视力有更实质性的影响。鉴于没有更好的方式来描述如何在基线之上比较组群,这样的比较或许不合适。
此外,三种药物均非常有效,虽然效果差异并不显著,但存在一定的成本差异。对于本研究来说,包括少量患者例治疗一年,阿柏西普的真实成本约$3,,,雷珠单抗为$3,,,贝伐单抗为($,)。考虑到DME影响了美国将近,例患者,药物之间的年度成本差异也是惊人的。[2]
从研究中可以看出的是大多数患者并不关心使用什么样的药物。就本人而言,会先从贝伐单抗治疗开始。如果三针注射后响应不满意,则会转用雷珠单抗或阿柏西普。初始VA反应不佳的话,可能会直接转向阿柏西普。一旦DME进展得到控制,则会尝试转换回患者可以耐受的贝伐单抗。
建立主题——探索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药物选择[3]
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与PRP术的有效性,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治疗的金标准。尽管我们知道PRP是预防与高风险相关联(即新血管形成相关的磁盘或与视网膜出血相关的新生血管形成)的PDR患者严重视力丧失的有效之策,但PRP本质上是破坏性的,会导致周边视力下降,减少夜视野,潜在的DME进展。因为PDR很大程度上受到VEGF影响,连续注射抗-VEGF能够预防并发症,如玻璃体出血、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或视网膜牵引性脱离,并没有与PRP相关的类似的附带损害。
此非劣性研究包括了PDR、无PRP手术史眼。他们随机分配接受雷珠单抗及按需接受PRP或即刻行PRP。主要结果评估2年内VA的改变。比较重要的次要结果包括雷珠单抗组需要PRP术的眼球数、每组需要补充PRP术的需求量、自动视野的变化、玻璃体进行性出血或者需要玻璃体切除术的患者数、美国国家眼科研究所的视觉功能问卷的性能。
简而言之,雷珠单抗组结果非常不错。VA的平均变化2年内略优于PRP。此外,雷珠单抗组对视野保护、DME预防、避免玻璃体切除术效果显著。
结果令人印象比较深刻,缘于此前从其他研究中我们得知抗-VEGF治疗能够减缓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部分结果也在意料之中。这个结果适用于PDR也有一定道理,但目前更复杂的问题是PRP的耐受性VS抗-VEGF治疗,以及我们如何在临床中更好的实践这些理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分析
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在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日益明显。
从上述研究中我们得知,抗-VEGF治疗对PDR同样有效,与PRP相比有诸多潜在获益。而且从RIDE,RISE,和VIVID/VISTA研究中也得知,抗-VEGF能够逆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5]在RIDE,RISE研究中,2年内每月雷珠单抗治疗,PDR发生率显著降低(从3%降低到11%)。
鉴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由多种炎症细胞因子作用(除外VEGF),一个合乎逻辑的后续问题是玻璃体腔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可能带来类似的益处。
CharlesWykoff博士提出一个FAME研究的亚组分析DME患眼PDR的进展,醋酸氟轻松0.2g/天VS对照组,治疗36个月。36个月后,对照组31%患眼进展为PDR,醋酸氟轻松组18%患眼进展为PDR。这种效应在位于基线上的长期DME患眼中更明显,醋酸氟轻松组降低PDR进展,比例为3年内从31%降低到14%(P=0.)。
这些结果进一步为糖皮质激素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提供了证据。随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数据在RIDE、RISE,及VIVID/VISTA研究中频现,这些数据将减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受到的危害。将这一结果付诸实践很令人期待!
新兴策略治疗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RichardKaise博士提出一个当下新兴的治疗术源性视网膜脱离修复的策略: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6]
PVR最常见的原因是手术修复后复发性视网膜脱离,其风险近10%,更高的发生率与某些危险因素有关。[7,8]PVR的治疗仅限于膜切除术。尽管PVR发病机制中的多个潜在风险都已被证实,但目前并没有药物辅助治疗或预防性治疗。一旦PVR发生进展,患者常常需要多次手术重新凝附视网膜,较长的疗程让患者和医师都比较沮丧。
PVR与生长因子和炎性细胞因子有很大相关,针对这些因子的干预研究已经在进行中。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与口服强的松都未能提高手术成功率,而玻璃体腔植入地塞米松在病例报告中显示出有潜在获益。[9,10]同样,研究表明低分子量肝素和[5]-氟尿嘧啶有一定的好处。[11,12]
Kaiser博士在他的总结中通过讨论到令人惊喜的选择——口服异维甲酸,在先前的研究中显示获益,特别是针对预防PVR高风险的患者。[13,14]目前,关于其临床试验的评估正在Wills医院进行中。
参考文献:
NikolasJ.S.London,MD
Disclosures
January11,
(来源:《国际糖尿病》编辑部)
版
权
声
明
版权属《国际糖尿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糖尿病》”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