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血明目片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应用

医院订阅哦

目的总结和血明目片的临床应用,对临床起到指导作用。方法对文献进行整理并做回顾性总结。结果总结眼底出血症中医研究、和血明目片的中医理论与现代药理研究。结论和血明目片对各种疾病引起的眼底出血症,具有止血、快速促进淤血吸收的作用,防止机化产生,降低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和血明目片;眼底出血;临床应用DOI:10./i.issn.—..03.中圈分类号:R77和血明目片是以中医的辨证论治思想为指导,结合现代中药药理研究,采用传统中草药精制而成的以治疗眼底出血类疾病为主的有效方药。该方具有和血、止血、行气、清热、祛湿、养肝、明目等多种功效,针对各种原因导致的眼底出血具有早期止血、中后期促进瘀血吸收及防止机化,改善眼底微循环的作用。此药标本兼治,可治疗多种眼底病变所引起的眼底出血,是临床上的常用中成药。1药物组成该方由19味中药组成:蒲黄、丹参、地黄、墨早莲、菊花、黄芩(炭)、决明子等。2功能与主治凉血止血,滋阴化瘀,养肝明目。用于阴虚肝旺,热伤脉络等所致眼底出血,症见视力下降或突然不见,眼底瘀血征象,伴面红、口苦、耳鸣、心烦、潮热、盗汗等。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见上述症候者。3药理研究[1]3.1止血作用对大小鼠试验证明,对于出血时间有明显的缩短,有明显的止血作用。3.2促血凝作用对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均有促进作用,可激活多种凝血因子,增强血小板聚集功能。3.3促血块吸收作用外伤后血凝块降解吸收产生大量生物毒性物质,和血明目片可以促进血凝块吸收以减少管内高压,而且能降低血块吸收过程中生物毒物对视神经轴突的损害刺激时间与程度。3.4抗炎消肿作用对小鼠耳壳炎症试验证明和血明目片,对急性早期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及渗出肿胀有明显的对抗作用。3.5改善微循环作用实验证明和血明目片,明显缩短荧光出现时间,对微循环电流速度有增加作用,促进眼部循环。4临床应用4.1视网膜静脉阻塞常由多种因素所致,主要是血管壁、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异常,糖尿病、高血压是视网膜静脉阻塞发生的主要因素。多见于血管硬化性的中年或老年患者,多单眼发作,也可见双眼发病。近年来用激光治疗对防止新生血管形成和黄斑水肿有一定的疗效,但也带来一定的并发症.本病在中医眼科称为:暴盲[2],是由于气血运行迟缓,血瘀眼络,瘀滞不通,阻塞脉道,脉道不通,血溢脉外,离经之血而成瘀,多以血淤辨证,治宜化淤止血。有研究[3]对72眼视网膜静脉栓塞性眼底出血,采用和血明目片和复方血栓通治疗效果的临床对照观察,发现和血明目片对眼静脉栓塞引起的眼底出血及视力障碍有比较明确的改善作用,治疗费用不高,使用方便,但在改善血管侧支形成方面,荧光造影未证实有效。同时和血明目片对于减少增生性视网膜病变有一定效果,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在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过程中,通过抗凝、溶栓,扩张血管,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稠度,对抗渗出,改变血液流变学,使瘀血减轻,视网膜血流通畅,消除或减轻视网膜毛细血管渗漏和视网膜水肿,促进视网膜出血渗出的吸收,促进受损视网膜的功能恢复从而提高视网膜的功能达到提高视力的疗效[4]。4.2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该病的眼底出血来源于毛细血管或微血管瘤。长期毛细血管病变可导致物质交换受损形成局部的小的无灌注区,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由于糖尿病致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视网膜屏障破裂,毛细血管扩张,液体和血浆成分从视网膜毛细血管渗出,进入视网膜,导致视网膜水肿增厚,形成硬性渗出,从而导致视力下降,可双眼发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性眼底出血临床属于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增生型视网膜病变的分级范围[5]。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效果较好,增生型视网膜病变出血较多,治疗困难,晚期可产生新生血管性玻璃体出血,形成大量纤维性增生和玻璃体牵拉,导致视网膜脱离,因常波及黄斑,对视力危害极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主要表现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气阴两虚,气滞血瘀,燥热伤津,痰湿阻滞,阴阳两虚,目无所见而成本病。故在治疗中常用的方法有清热活血、益气活血、滋阴活血、活血止血等[6]。通过临床实践认为和血明目片治疗糖尿病眼底出血效果显著,运用中医辨证施治的方式给予治疗,可明显缩短出血吸收的时间,也有助于糖尿病及高血压等病变的其他症状,无明显副作用。研究亦表明[7],和血明目片联合眼底激光对DR患者视力恢复及眼底出血吸收、水肿的消退明显快于单纯眼底激光治疗者。4.3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该病是高血压所致的视网膜动脉痉挛,硬化变细,进而静脉于动静脉交叉处受压,视网膜屏障破坏,出现散在或多发性片状出血。高血压患者随着病情进展最终会出现视网膜血管病变,若累及黄斑,则出现明显的视力改变。而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的药物。有研究显示[8],和血明目片治疗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所致的视网膜出血临床疗效显著,总有效率达到87.10%。5讨论眼底出血中医称之为“暴盲”、“云雾移睛”等。主要由七情所伤,外感邪热之毒,久病伤及肾阴,气血亏损及撞击伤目所致气滞血瘀;肝肾亏虚或阴虚火旺、灼伤目络。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黄斑出血都表现为眼底出血,除积极治疗原发病外,主要采用扩管,改善微循环,促进渗出、水肿的吸收等措施。中医可采用“调血”、“化痰”的方法[10]促进眼底视网膜出血、渗出、水肿的吸收,改善眼部微循环,进而改善患者视力。有研究表明[11]丹参的有效成分丹参酮Ⅱ一A磺酸钠和丹参素可降低LPO含量,稳定生物膜,并能提高SOD活性,具抗自由基作用,此外,丹参具有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降低血黏度、降低耗氧量、提高红细胞的机械强度和减少红细胞破裂,推测丹参的抗自由基机理亦与此有关。现代医学也表明[12]。赤芍能抗血小板凝集、抗血栓形成。中医理论与现代研究认为[13]生蒲黄能缩短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增加血小板,起止血作用;墨旱连全草含皂甙等,具有显著止血作用;决明子具有抗菌、降压、降血脂、抗血小板聚集、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护肝等作用;郁金对血流量变、循环系统有明显的影响;川芎具有对镇静、冠脉循环、外周血管、血压、平滑肌、心脏、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血液粘滞度均有影响,活血祛瘀。和血明目片具有凉血止血,滋阴化瘀,养肝明目的作用,适用于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黄斑出血等有眼底出血症候的疾病,和血明目片以中医辨证施治为主,结合现代中医药研究药理,根据病情的不同,病程的长短,采用凉血、止血、抗炎、养肝、明目等多重作用,早期止血、中后期促进淤血吸收及防治机化,改善眼底微循环作用。由于活血化瘀药有两重性,少用能活血,多用能破血,对血管脆弱与动脉硬化严重的病例,以及反复出血的视网膜血管病,和血明目片在药物配伍的基础上佐以止血药以监制。临床应用表明,和血明目片具有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调节神经内分泌,增强免疫功能等对病因的治疗。同时具有抗缺氧,抗氧化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可防止自由基对细胞的损害。保护视细胞、视神经,稳定和提高视力,对阻止病情的复发,瘢痕的修复,阻止另眼病情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和血明目片中有多味成份专长于活血化瘀,利水消肿,调整人体的机能,且无毒副作用,既可促进眼底出血的吸收,防止新生血管形成,又可防止眼底反复出血及增殖性视网膜病变。6参考文献[1]柯希振.和血明目片临床应用总结[J].药物研究杂志,,18(3):—21I.[2]韩琦,彭清华.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现状[J].辽宁中医杂志,(3):-.[3]郝晓琳.明目片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眼底出血的临床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o11,11(5):—.[4]张玉明,王芳芳,韦育江,丁芝祥.和血明目片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64例[J].国际眼科杂志,,10(4):—.[5]张惠蓉,刘宁朴,叶俊杰.眼底病图谱[J].人民卫生出版社,:28I-.[6]张承芬,张惠荣.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中医辨证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89.[7]华远锋.眼底激光联合和血明目片治疗Ⅲ~Ⅳ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26(1):29—30.[8]齐彦彦,杨丽,杨宏伟.血明目片治疗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10(3):—.[9]董玉君.和血明目片治疗黄斑出血的临床观察EJ].国际眼科杂志,(1):.[1o]马晓峰,林安岭,于怀宇.和血明目片治疗视网膜出血两例[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2(7):.[11]黎晓新,赵明威.我国近五年眼底病诊疗技术进展[J].中华眼底病杂志,2Ol0,26(4):—.[12]黄春林,朱晓新.中药药理与临床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3]庞万敏.中医治疗眼底病[M].石家庄:河北科技出版社,:50.

赞赏

长按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个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zhuangguoji.net/yczz/189.html